首頁>健康>

撰文 | 章臺柳

責編 | Qi

溶瘤病毒療法是一種公認的癌症治療方法,腫瘤內應用病毒導致腫瘤細胞優先裂解,釋放危險訊號和腫瘤相關抗原,從而觸發有效的適應性抗腫瘤免疫。第一代溶瘤病毒療法是T-VEC,一種基因修飾的單純皰疹1型病毒。進一步的T-VEC遺傳改造包括敲入GM-CSF基因和敲除ICP34.5等。感染後,T-VEC導致腫瘤細胞發生快速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同時表達GM-CSF導致區域性和系統性抗腫瘤反應【1】。T-VEC療法已經在多種型別的腫瘤中成功應用,並且與僅接受GM-CSF治療的病人相比,T-VEC可延長III-IV黑色素瘤患者的總體生存。

在非黑色素面板癌中,原發性面板B細胞淋巴瘤(pCBCL)是一組主要侷限於面板的結外非霍奇金淋巴瘤【2】。pCBCL的主要型別是惰性原發性面板濾泡中心淋巴瘤(pCFCL)、原發性面板邊緣區淋巴瘤(pCMZL)和更具侵襲性的原發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pCDLBCL,LT)。IFN-α是治療pCBCL的常見方法,說明這種惡性腫瘤具有免疫敏感性。由於pCBCLs常常表現為面板結節性病變,是腫瘤內治療的理想靶點,那麼T-VEC對pCBCLs的治療效果如何?

近日,來自蘇黎世大學的Reinhard Dummer團隊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題為“Tissues Oncolytic virotherapy-mediated anti-tumor response: a single-cell perspective”的文章,招募13位pCBCL患者接受結節內T-VEC治療,其中11位在結節病灶內產生腫瘤反應。單細胞測序穿刺樣本(FNAs)鑑定出惡性細胞群,並定義出3種pCBCL亞型。在注射T-VEC24h後,在注射病灶的惡性和非惡性細胞中都檢測到HSV-1T-VEC的轉錄本,在未注射病灶中沒有檢測到。溶瘤病毒療法導致惡性細胞快速消除,同時激活幹擾素通路並導致NK、單核細胞和DC的進入,隨後在注射和未注射病灶內出現細胞毒性T細胞增加和調節型T細胞減少的現象。

研究人員開展I期臨床試驗,招募13名pCBCL患者接受3-8次T-VEC注射,耐受性良好,僅發生輕度不良事件,最常見的是流感樣症狀—發熱、發冷或發抖。T-VEC的治療效果良好,臨床完全緩解6例,部分緩解5例,進展性病變2例。所有注射過的病灶中,經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發現2次注射和5次注射後CD79a+細胞(CD79a是BCR組分之一)逐漸減少。

研究人員選取了3名不同面板淋巴瘤亞型的病人,對其多次的細針抽吸(FNA)活檢樣本進行單細胞測序分析。與基線水平相比,注射病灶的FNA樣本中B細胞數量減少;療程結束時,這種B細胞的降低在注射和未注射的病灶內都非常顯著。同時,NK、單核細胞、CD4+和CD8+ T細胞數量顯著增加,DC和巨噬細胞在大多數病灶中出現,但具有不一致性。這種細胞型別組成上的變化在治療的第一個5周內逐漸增加,之後趨於平穩。對B細胞進行分析,發現根據其基因表達,B細胞群可形成幾個不同的簇。每個病人中克隆最高的B細胞和多克隆B、多克隆漿細胞分別聚類,且克隆最高的B細胞高表達增殖標誌物PCNA和已知惡性標誌物,表明這群是惡性B細胞群。分析病灶中溶瘤病毒表達的基因HSV-1T-VEC及其搭載的基因CSF2的表達,發現惡性和非惡性細胞中T-VEC的轉錄本數量相似,即T-VEC進入細胞不具有細胞型別限制性。而且,T-VEC可在感染細胞分裂的不同階段進行成功複製。

基因表達的最主要變化發生在注射後第一天,將注射後第一天和基線水平進行比較,發現Reactome通路、IFN-α/β訊號、ISG15抗病毒機制和OAS抗病毒反應等顯著上調富集,而PD-1訊號、B細胞相關通路和BCR抗原啟用導致第二信使的產生等通路顯著下調。注射病灶中,IFN-α/β訊號隨著注射大幅增加,在非注射病灶中無統計學差異,但IFN-α/β訊號的上調仍是非注射病灶中基因表達變化最大的。T-VEC注射後第一天,在注射和非注射病灶中都出現惡性B細胞群的減少。而且,這種細胞型別組成上的變化在注射和非注射病灶中是類似的:惡性B細胞數目的快速降低,伴隨著NK、DC、單核細胞和T細胞相關群體的增加。CD8+ T細胞的擴增出現在治療後第一週,隨後維持了相似的水平,同時Treg減少。相比於CD4+ T細胞,CD8+ T細胞具有更多的克隆,克隆性CD8+ T細胞高表達細胞毒性效應分子顆粒酶A、顆粒酶B、穿孔素和顆粒溶素等。

總的來說,研究利用單細胞測序對溶瘤病毒治療的原發性面板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縱向取樣標本進行分析,發現惡性細胞可被迅速清除,但是病毒的複製並不侷限於惡性細胞,在非惡性細胞中也存在。同時,注射和非注射病灶中,腫瘤內免疫環境都發生重塑。文章為研究溶瘤病毒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0.12.022

參考文獻

1. Andtbacka, R.H., Ross, M., Puzanov, I., Milhem, M., Collichio, F., Delman, K.A., Amatruda, T., Zager, J.S., Cranmer, L., Hsueh, E., et al. (2016). Patterns of clinical response with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T-VEC) in pa- tients with melanoma treated in the OPTiM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Ann. Surg. Oncol. 23, 4169–4177.

2. Willemze, R., Cerroni, L., Kempf, W., Berti, E., Facchetti, F., Swerdlow, S.H., and Jaffe, E.S. (2019). The 2018 update of the WHO-EORTC classification for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s. Blood 133, 1703–1714.

製版人:老翅膀

1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腎病的訊號您知道嗎?8個症狀幫您揪出腎病,小便時注意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