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痺證的認識最先是從《黃帝內經》中的觀點,認為風、寒、溼三氣合而為痺,對於這句條文的理解很多人認為痺證就是這三個病理因素導致的,但是我在臨床實踐後感覺,痺證除了這三個主要因素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我想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僅僅是《內經》給我們的規律性的總結,其他的相關因素還需要我們去思考。
1.痺證病因痺證雖說是外邪侵襲人體,阻滯經絡,使得氣血執行不暢,最後出現肌肉,筋骨,關節出現痠痛,麻木,屈伸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症狀,現代醫學對該類疾病認識比較廣泛,除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退變性關節炎,甚至有些疾病的伴發症狀也會有類似的關節或肌肉疼痛,所以中醫的痺證不能套用西醫的相關診斷,其應該具有自身的特點。
痺證發生除了外邪之外,還應該有自身的原因,不同的體質對於外邪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所以形成痺證除了外因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內部因素,正如《內經素問》中所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些之所湊,其氣必虛”、“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當人體的正氣,也就是自身的抵抗力及自愈能力出現問題,一旦遭受外界的致病因素即外邪的作用,就會導致人體內部陰陽失去該有的平衡狀態,最終出現人體臟腑經絡功能紊亂,從而發展成痺證,所以痺證產生肯定需要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正氣不足是導致該病發生的內在因素,各種外部邪氣包括風、寒、溼等外在病理因素伺機侵入人體最終導致痺證發生。
2.痺證特點痺證的特點是出現肌肉,筋骨,關節出現痠痛,麻木,屈伸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症狀,所以很多人將痺證的病位定在經絡,認為是因為經絡出現阻滯才導致一系列問題,我認為痺證的定位應該更加深入,除了經絡之外更有內在臟腑的問題。《素問·痺論》裡面就提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比如風邪內舍於肝,溼邪內舍於脾,寒邪內舍於腎,所以在治療痺證的時候除了疏通經絡之外也要考慮內臟的功能,也就是固護正氣,比如行痺關鍵在於祛風,除了疏通經絡之外不能忘記“補肝”。這個“補肝”可以是滋養肝陰,補益肝血,梳理肝氣等等方法,無非就是明白這個痺證的病位,更有利於我們用藥,同理其他的痺證型別也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而不能將痺證的治療簡單歸為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3.痺證治療對於痺證的治療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鍼灸,一類是中藥,這兩個是治療的手段,要運用這些手段關鍵在於明確這些病因病機,病位,發展預後,只有心中有數,才能信手捏來。鍼灸貴在引氣,疏通正氣,祛除邪氣,在運用過程中同樣需要考慮扶正與祛邪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鍼灸方法很多,比如腹針,火針,放血,梅花針,阿是穴等運用。而中藥貴在以味,用中藥的四氣五味來達到祛風,除溼,溫經,補虛等治療大法。選用的藥物很多,可以根據經絡,病位,病程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從而提高療效,這些僅僅是鄙人經驗之談,有誤之處請指正。
\u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