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通不通,身體會有四個表現,如果都有,恭喜氣血平和。
“經絡不通百病生”,雖然現代科學越來越發達,但從養生的角度來看,中醫養生自有其獨特之處,尤其經絡養生,更是被大家所關注。
說到中醫養生,自然離不開經絡穴位。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有點經絡不通了”,需要好好疏通一下經絡。那麼,經絡是如何不通的呢?經絡通不通,我們從哪些地方來參考判斷呢?
首先,經絡為什麼不通?經絡不通的原因,無非兩個方面:
1、氣血少了:就如同江河裡的水少了,江河也就出現淤塞,經絡也是一樣,作為氣血執行的通道,如果本身執行的氣血不足,自然就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通”;
2、氣血慢了:這個主要是中醫所說的“邪氣阻滯”,“風寒暑溼燥火”無論哪一種邪,只要它們客於經絡,就成了經絡的“不俗之客”,氣血執行放緩。
明白了經絡為何不通的原因,那麼,從哪些方面來判斷經絡通與不通呢?一下四個方面,基本可以判斷經絡的通暢情況:
1、四肢肌肉捏著不怎麼痛:中醫有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暢通,氣血執行正常,肌腠之間是一種很平和的狀態。這時候,我們用手捏一捏四肢的肌肉,一般都不會有明顯的痛感。尤其是四肢外側的肌肉,比如胳膊外側的三焦經和大腸經,大腿外側的少陽經、膀胱經,
2、四肢的氣血“沖刷”靈敏:
這個也挺簡單的,用手使勁握住另外一隻手腕1分鐘,看著手掌由紅變白,然後突然鬆開,鬆開的那一瞬間,會感覺有一股暖流直衝指尖,手掌也很快從蒼白恢復到紅潤。這就是氣血的“沖刷”現象。說明經絡比較通暢。對腳來說,可以自己試試壓迫腹股溝,大概也有分鐘左右,如果鬆開的那一瞬間,感覺到氣血迅速向下沖刷,直到腳尖,說明經絡也是比較暢通的。
但那些常年手腳冰涼的人,這種氣血的“沖刷”感覺會比較小,腳上很可能就只能沖刷到膝關節附近,這可能就是經絡不通的跡象了。
3、搓“八髎穴”腳會發熱:
所謂“八髎穴”,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一組穴位,位置在尾椎上,分別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夾著尾椎左右各一,總計八個穴位,所以稱之為“八髎穴”。我們可以自己操作,用手掌覆蓋在尾椎上,稍微用力揉搓兩分鐘左右,如果整個下肢都有發熱的感覺,說明後背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都是比較暢通的。
4、平躺時腹部有凹陷:我們說一個地方非常重要時,會將該處形容為“胸腹要害”。因為腹部是臟腑“聚集”的地方,連通身體“五臟”的六條陰經,就是在胸腹處交匯。如果經絡暢通的人,用手捏肚子上的肉,一般是不覺得痛的。
此外,他們平躺下去,肚子是凹下去的。俗話說“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當胸腹、尤其是肚子非常柔軟,平躺下去自然地凹陷一些,甚至能“盛”點水。
以上四個現象,基本都是經絡暢通的表現,如果都具備,恭喜您,說明您的身體氣血平和,很有健康長壽的潛質。
那麼,如果經絡有點不通,有什麼辦法打通經絡嗎
首先,針對引起經絡不通的原因,我們就得保證氣血的充沛,氣血充沛了,就相當於“河裡有水”了,經絡的執行才能更暢通。因此,適當補益氣血,對於有點氣血不足的人是有必要的;
其次,避免邪氣阻滯經絡。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冬天保暖夏天避暑,春天避風秋天防燥,飲食起居有常,基本也就避免了邪客經絡了;
最後,適當運動,堅持鍛鍊,讓氣血“活躍”起來。尤其是一些舒緩、但對全身關節、經絡有疏通作用的運動,比如瑜伽、太極、八段錦之類的運動,對疏通經絡也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