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本草圖經》:“生津液。”
2、《本草衍義》:“口瘡,以末摻之。”
3、《本草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治眼赤溼爛,消腫毒,喉痺,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
4、《本草拾遺》:“腸虛瀉痢,熟湯服。”
5、《藥性歌括四百味》:“五倍苦酸,療齒疳䘌。痔癰瘡膿,兼除風熱。”
6、《藥籠小品》:“ 酸澀斂肺,鹹寒降火化痰。治下血脫肛。”
7、《得配本草》:“鹹、酸、寒、澀。入大腸經氣分。斂肺止血,收痰止汗,除瀉斂瘡。”
8、《本草蒙筌》:“煎湯洗眼目,消赤目止疼,專為收斂之劑。”
9、《本草新編》:“味辛、酸,氣平,無毒。入腎經。療齒宣疳,及小兒面鼻疳瘡,治風癬癢瘡,並治大人五痔下血。洗目消赤腫,止疼痛。染須髭變黑。專為收斂之劑,又禁瀉痢腸虛,解消渴,生津,卻頑疼,去熱。”
10、《飲片新參》王一仁:“性味澀苦微酸。斂肺澀精,止咳嗽,腸虛洩利,痔血,陰虛水腫,殺蟲,斂潰瘡。”
11、《本草備要》:“酸鹹。其性澀,能斂肺;其氣寒,能降火。生津化痰,止嗽止血,斂汗(鄭贊寰曰∶焙研極細,以自己漱口水調敷臍上,治盜汗如神)解酒,療消渴洩痢,瘡癬五痔,下血脫肛,膿水溼爛,子腸墜下,散熱毒,消目腫(煎水洗之),斂瘡口(熱散,瘡口自斂)其色黑,能染須(丹溪曰∶倍子屬金與水,噙之善收頑痰,解熱毒。”
12、《馮氏錦囊秘錄》:“五倍子,療齒宣疳䘌,小兒面鼻疳瘡,治風癬癢瘙,大人五痔下血,煎湯洗眼目,消赤腫止疼,研末染髭鬚,變皓白成黑,肺臟風毒,流溢面板,溼瘡膿水,潰爛金瘡,總以酸苦之性,專為收斂之劑,即能斂肺止嗽,又禁瀉痢腸虛,解消渴生津,卻頑痰去熱,摻口瘡,洗脫肛。”
13、《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苦、酸,性平,無毒,入大腸經。主齒宣疳䘌,風癬疥癢,腸風五痔及小兒面鼻口耳疳瘡,明目生津,止瀉澀精。噙口中,治口瘡。善收頑痰,解諸熱毒。百藥煎即五倍造成,主肺脹喘咳。噙化能斂而降之。”
14、《玉楸藥解》黃元御:味酸,氣平,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收肺除咳,斂腸止利。
五倍子酸收入肺,斂腸墜,縮肛脫,消腫毒,平咳逆,斷滑洩,化頑痰,止失紅,斂潰瘡,搽口瘡,吹喉痺,固盜汗,止遺精,治一切腫毒痔瘻、疥癩金瘡之類。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鞣質,另含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亞油酸等。《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鞣質不得少於50.0%;含鞣質以沒食子酸計,不得少於50.0%。
2、作用:本品有收斂、抗菌、抗突變等作用。
3、藥理:鞣酸對蛋白質有沉澱作用,面板、粘膜、潰瘍接觸鞣酸後,其組織蛋白質被凝固,造成一層被膜而呈收斂作用,同時小血管也被壓迫收縮、血凝而奏止血;腺細胞的蛋白質凝固引起分泌抑制,產生粘膜乾燥;神經末梢蛋白質的沉澱,可呈微弱的區域性痺醉現象;與重金屬、生物鹼、甙類物質形成不溶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由於收斂作用而減輕腸道炎症,故可制止腹瀉。此外,對多種細菌均有明顯抑制和殺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