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構成人體紅細胞很重要的成分之一,擔任著往我們身體全身各處輸送氧氣的功能,長期的鐵缺乏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缺鐵性貧血導致的體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會加速腫瘤程序/減緩治療速度,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攝入不足
攝入不足的情況在營養不良患者、素食主義患者和月經量較多的患者中較容易出現。
吸收障礙
吸收障礙則常見於胃大部切除術、十二指腸切除術後及胃酸分泌不足、患有十二指腸炎的患者,比如胃癌患者、胃腸間質瘤患者、慢性腸炎患者、老年人都容易出現一定程度的鐵吸收障礙。
丟失過多
由於胃腸道腫瘤患者經常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胃腸道失血,因此鐵丟失過多在此類患者中也比較常見。
因此,營養不良患者、胃腸道腫瘤的患者應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物,透過營養治療及膳食指導,積極預防或治療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有哪些表現?輕度缺鐵性貧血可能表現為乏力、易疲勞、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等;還有可能會出現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異食癖*。
除此之外,毛髮乾枯、面板乾燥、指甲缺乏光澤也是貧血的表現之一,若貧血較為嚴重,則指甲可能下凹呈現勺狀(如下圖)。
圖源網路,侵刪
*異食癖:患者出現一定程度的代謝機能紊亂,表現為持續性地咬/食一些非營養的物質,如泥土、紙片、毛髮等。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對於缺鐵性貧血,只有病因得到根治,貧血的問題才會得到徹底解決。
比如,患有十二指腸腫瘤伴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雖然可以透過補充鐵劑的方式治療貧血,但是隻有當腫瘤得到根治,消化道出血得到解決,貧血才能得到根治。
儘管如此,患者在根本病因的治療期間,仍舊應該積極面對貧血,透過膳食調整,飲食補鐵。
膳食鐵參考攝入量
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18-50歲的男性每日應攝入12mg的鐵,女性應保證20mg每天的攝入;而大於50歲的患者,無論男性女性,都應保證每天攝入12mg。
如何透過膳食補鐵?從鐵含量上講,動物肝臟類、血製品、腎臟類含量較高,為飲食補鐵的首選。
比如大蔥炒鴨血、菠菜炒豬肝都是可以補鐵的菜品。
鴨血的鐵含量高達30.5mg/100g,也就是說,一位50歲以下的成年女性,每天只要吃66g的鴨血,就能滿足這一天的鐵需求量。
而植物來源的非血紅素鐵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吸收、轉化率都低於動物來源的血紅素鐵。植物中鐵含量比較高的有大豆及豆製品、菌菇類和一些深黑紫色的植物,比如木耳、紫菜、黑芝麻。
此外,胃酸缺乏或正在服用抗酸藥物的患者,植物性鐵的吸收率也較低。
因此,如果想要透過膳食補鐵,可以經常吃一些蟶子、鮑魚、動物血製品、肝臟類食物、豆腐乾、紅肉類、口蘑等類的食物。
作者簡介:
韓藝菲
中國註冊營養師,美國註冊營養師資格
營養科學碩士-——臨床營養學方向
營養科學學士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會員,中國營養學會會員,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國際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