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春,古籍《群芳譜》說:「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到了,象徵著大地回春,萬物更新,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一年初始,蟄伏了一冬的陽氣逐漸開始生髮。萬物相連,像樹木吐出新芽一樣,我們的身體也在這個時候蓄勢待發。

此時,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立春艾灸養生做得好不好,都會影響一整年的身心健康,所以馬虎不得!

艾灸是養陽補陽的,而立春是陽氣生髮的重要節點,在立春做艾灸,可以對人體的陽氣起到一個很好的助力作用,艾灸的重點就在於:遣鬱養肝,助陽氣生髮。

「肝屬木,應於春季。」春季萬物生長、樹木枝條伸展,與肝氣的升發正好相對應,在立春時注重肝臟的調養,能夠使陽氣得以宣達、代謝執行正常。

立春養生艾灸取穴:太沖穴、期門穴、氣海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也是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中醫說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

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臉色差、沒血色,皮膚髮幹,手腳冰涼,很容易就生氣,常年掛著黑眼圈,那就要重視肝臟的調養了!艾灸太沖穴能幫到你,還可以配合期門穴,期門穴也是養肝的要穴,有舒肝理氣、保健腸胃的作用。

此外,氣海穴是主陽氣升發的穴位,立春艾灸氣海,可補益心肺、養心安神、增強免疫力,與太沖穴、期門穴一起艾灸,可滋肝養血、培壯元陽,達到保健目的。

睡好少怒養肝

《黃帝內經》 言明「春三月,此謂發陳」,應“夜臥早起”,這就是提醒人們要根據自然界四時的變化規律調整作息時間,可以比冬季的時候睡得晚一點,起得早一點。

但是,晚睡不能超過11點,熬夜是很傷身的,養肝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人臥則血歸於肝」,按時就寢、睡眠充足是養肝血必須做到的一點。

平時還可以多伸伸懶腰,對肝臟也有保健作用。人在伸懶腰後,血液迴圈會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激發了肝臟機能,所以我們伸懶腰之後常常會覺得身體內外都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伸懶腰也有要點: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儘量呼氣。

養肝還要注意戒暴怒、忌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因此要舒暢身體,調達情志。

在飲食方面,貝類海鮮等水產品要少吃,因為這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使木氣過盛,易引發急性肝炎疾病。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現在很多人都有脫髮的困擾,春季,尤其是立春,養髮必須開個“好頭”!

我們的頭上有幾個防脫髮的重點穴位,比如百會穴、四神聰、頭維穴、神庭穴等,艾灸、按摩這幾個穴位,能很好改善頭皮供血。不方便艾灸的時候,拿個木梳多梳梳頭,重點刺激這幾個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我們的頭髮是否烏黑濃密跟腎也有很大的關係,正所謂「腎為先天之本,其華在發」,所以晚上睡前要多泡泡腳,人體的腎經是起於足下的,溫水泡腳對腎經能起到溫養的效果,自然也會對腎臟形成好的作用。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天肝氣最旺,容易剋制脾臟,所以需要補養脾胃以防肝本過旺,可選擇大棗、山藥等味甘之品做成大棗山藥粥食用,能健脾養胃。

立春這一日,民間傳統上講究要吃一些辛甘發散食物,例如春筍、香椿、韭菜、香蔥、香菜、豆芽等,其用意也是要讓人體陽氣更好地升發。

特別是蔥,北方人春天愛吃的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是一種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吃法,在中醫看來,這個時候多吃蔥薑蒜,還可以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俗話說“春捂秋凍”,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所以此時不要過早減掉冬衣,要適當“捂一捂”,但是要當心捂得太過會“捂出火”來。春天蓄積了一個冬天的陽氣,要往外發散,如果捂得太嚴實,就會導致鼻腔、牙齦、腸道、呼吸道上火。

《老老恆言》中這樣寫道:「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也就是說,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下體穿厚衣可以保暖,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於氣血暢達,保證陽氣的正常生髮其次,可適當地多些鍛鍊,因為“動能生陽”,還可以振奮精神,有利於春季肝臟的疏洩,運動量以勞而不倦、見微汗為度。今天大家也不要隨意走動,今天是四絕日注意保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立春到來,防疫關鍵時期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