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者,大氣的陽熱,由沉而升也。
節氣立春是月令的變遷,更是新的一年到來之時,我們將在今天進入庚子年的春季。《黃帝內經》裡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這裡意指春季的三個月,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髮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立春後大地的陽熱之氣,慢慢升起。春季萬物生髮,如果氣候不及節氣,則容易加劇當下的疫情。鼠年開春後春行冬令,即使開春也相對寒冷;此時宅在家,飲食起居需避開寒邪,適當可用一些溫補的方法去彌補陽氣的升發不足,提高身心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機率;當下節氣家居養護身體要點整理參考:
1.怕冷者可每天晨起可飲用老薑湯,飲時可加少許蔥白、蒜沫、香菜沫及胡椒粉;腹背怕冷者,可用艾灸灸中脘穴、命門穴等,或暖貼於中脘穴。怕熱舌苔黃者,中午後可適當吃些性涼滋陰食材,如葛根粉、銀耳蓮子湯等;涼性蔬果以當季為主,如芹菜汁,茼蒿汁,海帶湯等都需加熱,以防寒涼傷脾胃;舌苔轉白者即停用;臨睡前泡泡腳揉按湧泉穴,神門穴,太淵穴。
2.脾為肺之母,當下保護好脾胃是防護疫情的關鍵。出現大便稀或大便粘便池的,應馬上溫補腎陽,健脾和胃,注意勿吃生冷寒涼食物,勿食過飽,過油膩等等;每日按揉中脘穴及周圍,如有腹脹或小結節的,按揉後可加溫敷或艾灸,堅持數日,直至消散;2020年金運太過,氣候偏燥,辣椒屬於燥物,當下需慎食,食用不當可引起燥邪傷肝肺。
3.起居:宜早睡早起,睡眠充足,最晚不超過23點入睡,減少眼睛對電子產品的接觸,久視傷肝血,特別是這個宅在家的春季,我們更要加強自律,春季要養護好肝氣;另需減少外出,防止交叉感染;所處居室保持適當通風與溫暖,每日可用艾灸煙燻房間預防瘟疫;穿衣堅持“手腳溫暖,如處被窩”的原則,特別是下肢與腳的保暖,寒從腳下起。
4.春季應到戶外走走,保持情志舒暢,但近期疫情導致大家都宅在家,可能易會出現煩躁、易怒、鬱悶等情緒,即可在家做做一些靜養運動或音樂來調節緩解,如打坐,站樁,太極,深呼吸+按揉太沖穴、陰包穴、期門穴等等。
傳統養生運動
人是自然的產物!
人是自然的產物,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劉力紅老師在《思考中醫》裡提到:春夏為什麼要養陽,秋冬為什麼要養陰?為的是與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麼變化, 你也怎麼變化、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 也就是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要跟上天地的變化,首先必須知道天地怎樣變化。天地變化的最明顯的單位,或說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個很大的變化。。。。。。還有一個更基本、更細小的變化單位,這就是氣。一年是由二十四個節氣組成,在年的框架裡,氣就是最基本的變化單位,天地便是按照這樣一個單位在不斷地變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與天地相應,就必須得跟上這個變化。在氣這個層次上,人體靠什麼來與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問.靈蘭祕典論》《素問.六節藏象論》講“肺者,治節出焉”,“肺者,氣之本”。實際上就是揭示肺的這個功能。
養生養的是生生不息的狀態!
宅在家養護好自己的免疫力,養出浩然之氣!正氣足,邪不可欺!在此階段對自己對社會都是一份尊重與分擔!祝大家闔家2020春季安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