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4 星期二
農曆:一月十一
庚子(鼠)年
立,始建也。
立春,春氣始而建立也。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陽和啟蟄,品物皆春。
立春,立的是希望,冰雪終將消融,春天正在路上....
立春養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倒春寒
東風送暖,風為春的主氣。中醫認為風為六淫邪氣之一。因此,防風是立春時節養生的重點。立春之後要當心“倒春寒”的侵擾,特別是對於體弱的人來說,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情。適當吃一些洋蔥、姜、蒜、芹菜等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中醫有"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的說法,推薦發常梳,梳頭的時候用梳子或者手指可以按摩風池和風府穴。開始先從前額髮際向後梳,直到頸後髮根處;再從後頸髮根梳到髮梢末端;之後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分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進行梳理。對於頭髮稀疏或光頭的人,可以用手指梳。每個部位梳頭動作5-6次,整個頭髮每天梳理100次左右較為合適。用力均勻適度,不可過快過猛。
二.養肝血
今日立春,中醫講“肝主情志”,心情的好壞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是養肝血的一個好方法,提倡早睡早起,否者只會越睡越累,陽氣沒有跟著太陽一起升起來,人少了能量來源,容易使人發脾氣(起床氣)。另外,肝主青色。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於滋養肝臟,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養肝血的食品首選為穀類,其次為桂圓、栗子、紅棗、核桃;蔬菜有綠豆芽、黃豆芽、菠菜、芹菜、萵筍、香椿、香菜、春筍等。
立春民俗
立春時,民間有“咬春”的習俗,南方吃春捲,北方習慣吃春餅,薄薄的筋餅卷著各種菜餚,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也有春捲萬物之意。而“咬春”嚼蘿蔔,則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今年的春節對所有中國人來說不同尋常,但對上班族來說,也是很難得的家人團聚長假,不如換個角度,好好利用這個假期,陪伴家人,變著花樣做些美食。
在目前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我們都要牢記專家的提醒,儘量待在家裡別出門!勤洗手!多通風!食物生熟分開!堅信只要聽話,老實宅在家裡,終會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春餅
吃春餅與普通烙餅不一樣,春餅一般是以半燙麵烙制或者蒸制而成,不僅要薄,而且一張春餅要能一分為二地揭開。
餅裡夾上菜,菜品一定要多,葷素搭配,有驢肉、薰肚、薰肘子、醬口條、醬小肚等肉菜,還要有炒粉絲、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
老北京吃春餅還講究有頭有尾,就是吃春餅前用羊角蔥絲蘸甜麵醬,抹到春餅裡,夾上合子菜一卷,從一頭吃到另一頭,這就叫作“有頭有尾”,寓意閤家歡樂。
想要做出薄如蟬翼,口感筋道還不破皮的春餅也不難,關鍵有3個竅門:
1、面和水的完美比例約2:1,優先選用溫水;揉成光滑麵糰,最好醒制10~15分鐘。
2、麵皮儘量擀薄,因為在蒸制時還會收縮。
3、不粘連的技巧:待蒸鍋後放入麵餅,雙面蒸熟,2分鐘之後加入另外一張,就算無油無鹽也不粘鍋。
很薄很軟,卷著菜特別合適。就算一次做多了,稍微上鍋一蒸,熱一下即可。
食材:餃子麵條粉 / 溫水
做法:500克麵粉分批加入230~240克的溫水,揉成光滑麵糰,醒制10~15分鐘,揪成小劑子即可。
大廚竅門:揉好的麵糰是軟軟的且不粘手,如果覺得粘手說明水多了,加少量麵粉中和一下。
按扁,用擀麵杖將麵糰擀成圓形薄面餅(越薄越好,口感會更好)。
蒸制:蒸鍋中做水燒開,將擀好的麵餅逐個放入(利用擀餅的時間分開疊加蒸制)麵餅鼓起可防止麵餅粘連。
最後一塊麵餅放入後,加蓋燜制2~3分鐘至完全成熟,在鍋邊點少許冷水防止蒸汽燙手,然後一張一張取出依次摺疊裝盤即可。
完美春餅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今日立春不僅代表著春天的開始;更是人們心中對新一年的美好寄託,象徵著全新的開始。
願:春暖花開!願民康國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