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中醫理論認為:肝在五行中屬木,與春季相應,通於春氣。與春天樹木生長伸展和生機勃發的特性相似,肝也具有條達疏暢、升發生長的特性。
肝氣疏通、暢達則全身氣機條達,進而推動人體全身血液、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臟器,促進消化系統正常工作、膽汁的分泌排洩以及調節人的情志等。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始發,人的肝氣亦變得旺盛。若肝氣不順,與春天的生化之氣不相符,就會導致肝氣升發太過,進而肝氣上逆、氣鬱化火、肝陽偏亢、肝風內動,出現煩躁、易怒、面赤、眩暈,甚至中風昏厥等症狀,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諸多肝臟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復發。另一方面,利用人體機能的生髮特性,正是保持肝氣升舉、調暢體內氣機的最佳時節。
中醫的“火”是人體保持氣血平衡的一種狀態,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有所偏盛或虧虛,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黃帝內經》有云:“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少火”是指人體的正常生理之火,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動力,供給人體所必需;而超過人體生理需求的火便為“壯火”,會消耗人體正氣,導致疾病發生。
肝為陰髒,其性質是喜潤喜柔,用陽喜溫升、喜條達。
“體陰而用陽”,養肝一方面要適量選用溫和補養之品,維護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需注意少用助火之品,以免“壯火”食氣,形成陰虛陽亢。
“壯火食氣”多見於嗜美食厚味、醇酒辛辣之人,因此春季養肝提倡多食谷、菽、菜、果等素食,用口味清淡的天然食品養肝滋陰。
對於本身存在“壯火”情況的人,如有煩躁易怒、面紅目赤、頭昏腦漲等表現,可適當清火,但要避免使用大寒之品,不妨試試桑菊飲,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鬱,是普遍適宜的清肝降火茶飲方。
情志狀態是肝疏洩功能正常與否的關鍵因素。
中醫認為怒傷肝,發怒、生悶氣都易使肝氣鬱結,導致氣鬱化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肝火”,引發血壓升高、頭痛、頭暈、中風、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揚的症狀。
多食行氣的食物可改善肝氣鬱結的症狀,如佛手、橙子、柑皮、玫瑰花、蕎麥、茴香菜、香櫞等。
#健康科普大賽# #新作者扶植計劃##把健康帶回家# #青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