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以心悸,胸部有“撞擊感”為表現。
還有些人感覺心臟有水,煩躁有汗,胸悶,寒熱無常,晚上也睡不著覺。
煩躁有汗,失眠,寒熱無常等表現,可先用大醫張仲景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調和陰陽,鎮心神,納腎氣。然後用甘草澤瀉湯,益氣生血,健脾胃、利水溼,共治室性早搏。
若是僅心悸和撞擊感,則單用後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龍骨、牡蠣。
桂枝芍藥甘草大棗,是千古名方桂枝湯。
心陽不振,常常心悸胸悶,不能氣化心之津液,以至心血瘀阻,水液滯留。桂枝之用,如同心中升起紅日,溫通心脈昇陽氣,化掉心中瘀血廢水,並將廢水以發汗的方式散發出去。
芍藥苦酸寒,苦能燥脾溼,酸能斂汗,寒能去肝之熱邪而益血。
桂枝帶領芍藥,發散中有芍藥拉一拉收斂汗液,以防發汗太過傷身。芍藥輔助桂枝,可為心脈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心神安穩不煩躁好睡眠。
桂枝和芍藥還各有一個助手。
生薑辛溫,可助桂枝開啟心陽。大棗的甘味,可助芍藥補充肝血心血甚至脾之血。
甘草甘平,安內攘外不說,還能調和諸藥,平衡桂枝甘姜之辛溫,令氣血並行,心陽得升,剛柔相濟,由此陰陽調和。故大醫張仲景將其列入《傷寒論》第一方,是為千古名方。
龍骨配牡蠣,不僅能鎮攝心神,還能防肝陽上亢引起失眠、盜汗,並能穩固收斂腎之精氣,共同潛鎮攝納。就像將好東西裝到了包包裡,不讓陽氣往外跑,並能維護好體內之血液津液,達陰平陽秘,神氣安定,精不外洩之功。
由此治寒熱無常,失眠,盜汗,心悸等。服用時可加水熬,分三次溫服。
甘草澤瀉湯組成:生甘草、炙甘草、澤瀉。
本組生甘草和炙甘草均可補肺脾胃,通心脈,利氣血。不同點在於一個氣較輕而清補生血,一個氣較厚而重補益氣,由此氣旺生血,力專而強。加上用量重,能使宗氣健旺,心血充盈,血脈通利,助心脈恢復如常。
又,用補藥,必兼瀉邪,才能避其滋膩,邪去則補藥之補更為顯著。
澤瀉,生於山澤淺水之中,能執行水隨山澤之氣而上升,又能使天上之水,隨山澤氣的通調而下瀉於根。
故其甘補淡滲而氣寒,利水滲溼聲名遠揚,連血中的水(廢水)都可被其抓出來,並將這個廢水透過腎的泌濁進入膀胱排掉。而腎要泌濁,必得心火下降於腎暖腎陽相助。而澤瀉之用,正是金元名醫朱丹溪所言:澤瀉可瀉心胞絡之火。
火瀉則水行,所以大醫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洩腎邪,養五臟,補虛損。
故方以澤瀉淡滲利水,佐生甘草炙甘草揚長避短,補而不滯,共補到位。
三藥等量相配,就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由此相得益彰,共治病症。
服法:水煎服,一次或二次服完。
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