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外科主任劉坤主任醫師介紹,患者透過急診綠色通道,完善頭部磁共振及血管的檢查,發現腦袋裡面出現了急性大面積的腦梗死。
患者即將出院
急性大面積腦梗死屬於卒中病人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通常是指腦梗死範圍涉及兩個以上腦葉,或者是梗死範圍超過大腦半球1/2~2/3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出現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的患者通常會出現偏癱、意識障礙、顱內高壓、凝視障礙等併發症。該疾病進展快,極易發生腦水腫,嚴重者發生腦疝導致死亡。在臨床中,應早期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若患者病情進行性惡化,可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而死亡,那麼就要儘早行外科手術干預來挽救病人的生命。
“但是幸運的是,這個病人的血管檢查顯示大的血管沒什麼問題,所以我們最後選擇了保守治療。”劉坤主任醫師解釋。
那麼導致張女士這次出現急性“中風”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經檢查,張女士有中風的極其高危的因素:陣發性房顫。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導致張女士這種急性大面積的腦梗死最主要的原因。藥物治療的目的就是在於控制症狀,降低卒中等併發症的風險。
那麼,一旦確診房顫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劉坤主任醫師建議:
第一,確診為房顫的患者,有非常高的“中風”率,患者應遵照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如有菸酒不良嗜好應及時戒菸戒酒;日常監測心率,如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需積極進行治療。
第二,家屬也應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監督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等,少食蛋黃、動物內臟的高膽固醇食物。
第三,應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適當進行室內外運動,增強體質。
第四,如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要定期檢測凝血功能等,做到定期隨訪。
劉坤主任醫師提醒廣大市民,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血管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甚至趨向於年輕化,廣大市民應做到規律生活,合理飲食,加強鍛鍊,定期體檢,讓“中風”遠離我們的生活。
供稿:腦血管外科 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