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正值立春,為一年之中第一個節氣,立,即開始,意味著萬物復甦的春季之始。而風氣與春相通應,是春季疾病的主導因素。
風、寒、暑、溼、燥、火為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稱為六氣。當人體抵抗力下降亦或自然界氣候變化異常,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六氣則成為病因,稱為六淫。
風邪因其侵襲人體,致病最多,無孔不入,表裡內外均可侵及,侵害不同的臟腑組織,發生多種病症,且常常兼雜他邪合而傷人,成為外邪氣致病的先導,例如風寒、風溼、風熱、風燥等證,故風邪稱為百病之長。
風性輕揚,易於侵犯人體上部和肌表,臨床可見頭痛、感冒之病;風性疏洩,侵襲人體,肌腠開洩,可見汗出;風性善動,臨床可見搖擺不定,如痙證的四肢抽搐;風性善行數變,其症多遊走變化,如蕁麻疹之疹塊發無定處,又如風中經絡後突發的口眼歪斜。
感冒是指感受風邪,邪犯肺衛而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冬春兩季好發。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徵。病因為六淫、時行病毒侵襲,以風邪為主因。侵襲途徑有二,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內侵。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肺處胸中,位於上焦,主呼吸,氣道為其通路,開竅於鼻喉,外合皮毛,外邪從口鼻、皮毛入侵,肺衛首當其衝,發病後常表現為肺系症狀。時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時期發病人數劇增,病症相似,突然起病,惡寒、發熱,周身痠痛無力,病情較一般感冒更重。
其治療應根據病情,區分風寒、風熱、暑溼及體虛之證,因勢利導,總以解表達邪為原則。
如表現為畏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鼻癢噴嚏,流清涕,咽癢咳嗽,痰稀色白,口不渴,苔薄白,屬於風寒束表,肺氣不能宣達,故應辛溫解表,可用荊芥、防風、蘇葉、豆豉、蔥白、生薑等解表散寒;
如表現為身熱較重,排汗不暢,頭脹痛,面赤,咳嗽,痰黏黃,咽燥,鼻塞流黃涕,口乾欲飲,舌苔黃,屬於風熱犯表,熱鬱肌膚腠理,治宜辛涼解表,可用連翹、銀花、梔子、竹葉、牛蒡子、桔梗等清熱宣肺。
除積極防治,按需就診外,慢性病患者平素體虛,尤其應該注意生活中的預防調護,節制飲食,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的睡眠與平和的情緒。外邪侵襲人體是否發病,關鍵在於抵抗力的強弱,同時與感邪之輕重有關,故《靈樞·百病始生》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即強調了增強體質以抵禦外邪的重要性。
春天如期而至,繁花還會遠嗎?此刻疫情尚重,不能踏青尋春,但世界自此之後一定會一點一點溫暖起來,待疫情過後,我們再一起相約,賞花觀景,漫步閒庭。
文章:關芸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一科
配圖: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