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作者 / 李魯萍 編輯 / 教研院

  當我們接到一個個案的時候,我們如何入手去找到這個小朋友的問題點,我們如何去確認他是否有語言或者言語障礙,如何抓住這些問題點,如何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訓練目標以及怎樣和家長進行溝通,今天我就這幾個方面和大家說一說診療流程。

  PART 01 治療師常見問題與要具備的能力

  許多言語語言治療師的認識存在片面性,專業理論不紮實。因此我們如果能獨立接個案,至少具備的條件是紮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臨床經驗。這需要系統有效的培訓,而不是照本宣科。而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有意識地去培養和訓練。

  例如我們需要全面有效的評估,才能找到兒童的語言言語的問題點,透過評價去了解兒童最主要的語言及言語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他跟正常孩子區別在什麼地方,這個時候需要我們透過專業的知識去把問題點挖掘出來,才有利於我們進一步的對兒童進行干預。

  現在大多數言語治療師的欠缺點:

  ❶ 評估方法欠缺

  ❷ 難以把握問題關鍵

  ❸ 專業知識不足

  ❹ 治療計劃及治療方法千篇一律等等。

  PART 02 治療師的接診流程

  我們進行基本資料的收集,進行篩查,之後進行言語或者語言方面的評估。

  針對評估的內容,進行目標的制定,之後開展訓練計劃。流程圖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幾個關鍵詞的搭建:收集資料,篩查,評估,制定目標,實施。

  那麼如何把這些流程合理展開,在這個過程中,關鍵點的把握,我們遵循怎樣的思路進行,這是我們要在臨床工作當中不斷深入瞭解的。

  ✎ 兒童常被發現的異常點:

  家長常常是透過對比來發現孩子的問題,很多家長的焦慮點一般是:

  ●“別家孩子有的10個月都開口說話了,我們家孩子2歲半了才開口說話,是不是晚了。”

  ●“孩子發音不清晰,說快了更聽不懂了。”

  ●“我們家孩子說話不流暢,是不是口吃啊。”

  ● 等等……

  PART 03 基本資料的收集

  資料收集主要透過問診,有部分資料可以透過家長填寫表格的形式進行,從家長或者照料者那裡獲得,在內容上主要了解與兒童語言言語問題相關的情況,包括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常規的是姓名,年齡,居住地這些內容。

  ❶ 現病史:我們要儘量詳細詢問兒童原發病的情況以及進展情況,病情程度等。我們需要了解兒童是否接受過語言相關的檢查、治療、訓練及其效果等。

  ❷ 既往史:主要記錄兒童出生時的有關情況,如是否足月出生、分娩方式、胎次、產次、出生時的體重、生後有無窒息和黃疸情況等,必要時還要詳細詢問母親懷孕、妊娠的情況。生長髮育史方面主要詢問兒童的發育情況,重要發育指標包括兒童抬頭、坐、爬、叫爸爸和媽媽的月齡和年齡,還要詢問兒童出生後由誰來撫養以及關係等。

  還應瞭解兒童的語言環境是否良好。生活習慣方面要詢問兒童的生活是否規律,平時的興趣和是否有特殊的愛好,某一階段兒童的性格是否有較大的轉變和表現等。我們需要了解他的發育是否正常,是否是整體發育落後導致了語言發育落後,還是說其他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語言方面存在問題,這涉及到什麼,涉及到了兒童的預後問題,預後的快慢,預後的質量問題,和訓練的進展情況。

  ❸ 家族史:主要詢問家庭成員中是否與患兒有類似表現、父母及家屬是否有遺傳病史、父母及看護者的文化程度以及與兒童的關係和語言環境情況。

  這些內容對於正確評定兒童的語言言語情況,推測預後以及採取那種訓練方式是很重要的。為了方便檢查,我們可以將需要了解的主要內容形成表格在家長來園前或來園時進行填寫,這樣既節省時間又不易遺漏重要資料。

  PART 04 篩查

  如果兒童的語言是這個冰山,我們在海面上能觀察到看到的是冰山中露出海面的一角,是什麼呢?是語言的表達。孩子實際可以說出的話就只是冰山的這一角。

  家長看不到的地方,正是我們要去了解和把握的地方,我們需要去了解海面下的內容有多少,是什麼原因導致兒童露出海面的這部分出現的異常,去篩查,去告訴家長,結果是怎樣的。

  即使都是2歲了還不說話的孩子,“海面”以下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可能一個孩子理解是達到同齡小朋友的語言理解能力,一個是達不到同齡小朋友的水平,但是他們呈現出來的都是不說話,沒有口語表達。

  那麼訓練的目標和內容都是不一樣的。一個要側重口語表達的訓練,一個要側重語言理解,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可能出現口語的表達。那同樣的,支撐這些的體系,需要非常複雜的大腦和身體的功能,比如,交流能力、認知能力、智力發展等等。這也是在篩查中我們需要關注的內容。

  因此,當一名兒童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少,說話晚,我們不能只關注兒童的發音情況,只進行發音訓練,只做口肌。口語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綜合多因素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環環相扣,是一系列的基礎,綜合在一起以後產生出的結果,最後才能形成兒童的口語表達,而不是隻摳一個點,而忽視了其他因素。還應該去關注兒童是否具有交流能力,是否具備理解能力,兒童是否具有了思維的大腦,具有了語言功能的大腦等等這些因素。

  PART 05 篩查思路

  在問診時,我們知道了兒童有沒有口語表達。

  ➤ 對於沒有口語表達的兒童,我們可以進行語言理解的檢查,我們可以透過S-S法進行篩查,比方兒童大於1歲半了,沒有口語,那麼我們可以進行3-2圖片檢查,看兒童的理解有沒有到這個階段。如果兒童不能進行圖片的指認,那麼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就在1歲半以下。

  我們可以再看看兒童對於手勢語的理解,以及是否有手勢語的表達這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兒童有沒有模仿能力,他的注意力如何,對你的關注度又是怎樣的。

  ➤ 如果兒童有口語表達,我們可以進行對話的觀察,看兩個方面,一個是對話過程中的語言能力,兒童表達出來的是單詞,還是短句。

  比方,拿著蘋果問這是什麼啊,看兒童能否回答蘋果。我們可以繼續問,這是什麼顏色的啊?看兒童能否回答正確。

  同樣的,透過對話,我們瞭解了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可以進一步對兒童進行語言理解的檢查,透過卡片,看兒童是二詞句階段還是三詞句。

  ➤ 同時,在對話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兒童的言語清晰度。如果清晰度有問題,提示我們在進行具體評估的時候可以進行構音方面的評估。

  同時我們在篩查過程中對於兒童心理方面的情況要注意觀察兒童的性格特點、情緒變化、注意力、社會適應性能力發展、智力等。

  在篩查短短的幾十分鐘之內,我們透過觀察、問診以及相應的篩查工具,把兒童的問題點檢查出來。

  這裡我列了一個表格,把剛才說的篩查干預思路透過圖形示意出來。首先對於聽力障礙兒童我們需要考慮聽力殘存情況,口吃的兒童是言語流暢性的問題,容易鑑別出來,評估的時候使用口吃的評估量表就可以了。

  PART 06 在和家長溝通注意點

  ❶ 家長期待值和試課結果是否吻合;舉個例子,家長就想解決口語表達的問題,在試課結束之後我們發現兒童處於尚未形成事物概念的階段,那麼離口語表達這個目標有一些距離,我們需要和家長解釋到完成這個目標,中間我們分的小目標有哪些,把階段性和家長呈現出來。

  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一個家長溝通要點是要結合試課時兒童的表現,確認是否家裡也是這樣的,我們總結兒童問題點,同時不能誇大兒童的這些問題,實事求是的進行。

  ❸ 我們建議兒童需要干預的頻率(參考家長期望頻率)。有些兒童一週2、3節就可以了,有些兒童需要密集干預,一週五次,每次1小時。這是我們需要建議。

  ❹ 我們和家長溝通時,介紹正式上課時兒童的言語課程選擇以及對兒童的初步目標及計劃。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隨意承諾效果。結果一定要取得家長認可以及尋求家校共育的認同。

  PART 07 常用的篩查工具

  ➤ 卡片類:單詞類(包含動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水果等常見的名詞,一些動詞類卡片,以及二詞句、三詞句的卡片。

  ➤ 操作類的玩具:比方積木、帽子、娃娃。

  ➤ 耗材類:比方壓舌板、手套等等。大家可以酌情使用,進行適當的增減。

9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6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想長壽,應該補充哪些營養?推薦你這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