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NEJM重磅綜述:一文讀懂IBD的病理生理學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74.699]

① 目前已鑑定出超過240個IBD風險突變,可影響識別菌群產物的胞內通路(NOD2)、自噬通路(ATG16L1)、上皮屏障功能(ECM1)、免疫調控(IL-23R、IL-10)等;② IBD患者的腸道菌群總數量、多樣性及豐富度均降低;③ 腸道菌群失調與粘液層破壞、上皮緊密連線失調、潘氏細胞數量及功能受損、腸道屏障通透性增加相關;④ 菌群失調及易位促進巨噬細胞活化、中性粒細胞招募、ILC3及Th17細胞介導的Th17型免疫應答、菌群特異性IgG產生等腸道炎症表型。

【主編評語】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IBD的病理生理學,包括IBD的遺傳風險因素、腸道菌群與IBD的關聯、IBD患者的腸道粘膜免疫失調等,重點概述了B細胞、效應T細胞、調節性T細胞、記憶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亞群在IBD中的作用機制,並討論了靶向腸道粘膜免疫應答相關通路的現有及潛在藥物。強烈推薦專業人士學習。(@szx)

【原文資訊】

Pathophys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20-12-31, doi: 10.1056/NEJMra2002697

JAMA:一文讀懂克羅恩病的管理(綜述)

JAMA——[45.54]

① 克羅恩病的主要症狀包括:疲勞、發熱、腹痛、腹瀉、體重降低,部分患者可發生關節炎、葡萄膜炎等腸外症狀;② 克羅恩病的診斷需要綜合病史、實驗室檢測、影像、內鏡、組織學等手段,並需對患者進行風險分級;③ 克羅恩病治療的誘導階段通常使用類固醇激素以誘導快速的臨床緩解,維持階段的治療藥物包括5-氨基水楊酸、免疫調節劑、抗TNF-α藥物、α4β7整合素單抗、IL-12/23單抗等;④ 患者應戒菸、定期接受結腸鏡檢查、接種合適的疫苗。

【主編評語】

JAMA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概述了克羅恩病的流行病學資料、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診斷方法,並從疾病緩解的誘導與維持、治療期間的監測、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針對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管理、營養飲食干預、情感關懷等方面,重點介紹了克羅恩病的管理。(@szx)

【原文資訊】

Management of Crohn Disease - A Review

2021-01-05, doi: 10.1001/jama.2020.18936

JAMA:一文讀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管理(綜述)

JAMA——[45.54]

① 胃食管反流病(GERD)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加食管炎、食管狹窄、巴雷特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風險,其患病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吸菸和遺傳易感性;② GERD確診可透過典型症狀或質子泵抑制劑(PPI)試驗性治療、內鏡檢查、食管測壓和食管pH監測,高風險患者應行內鏡檢查;③ GERD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PPI、腹腔鏡胃底摺疊術,PPI仍是主要治療手段,長期使用需監測和評估不良反應;④ 消融內鏡和微創手術等新興療法的有效性和長期安全性尚待明確。

【主編評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不僅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而且消耗大量醫療保健資源,造成社會負擔。JAMA發表綜述文章,歸納總結了113篇相關文獻,重點概述了成人GERD的臨床管理,包括流行病學、病理機制、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評估手段、治療方法、疾病預後、併發症和藥物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評估。除此之外,還總結了消融內鏡、經口無切口摺疊術、磁性括約肌增強器這些新的治療方法的最新治療證據,並謹慎提出在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確前暫不推薦使用新興療法,值得臨床醫生及相關研究人員仔細閱讀。(@遲卉)

【原文資訊】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2020-12-22, doi: 10.1001/jama.2020.21360

Nature:腸道菌群“訓練”的免疫細胞,幫助大腦抗炎症

Nature——[42.778]

① 在小鼠中鑑定出一類星形膠質細胞,表達溶酶體蛋白LAMP1和死亡受體配體TRAIL;② 這類細胞透過TRAIL-DR5訊號誘導效應T細胞凋亡,從而限制大腦炎症;③ 在炎症狀態下,T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產生的促炎細胞因子,會抑制星形膠質細胞表達TRAIL;④ 在穩態狀態下,腦膜處的自然殺傷(NK)細胞產生IFNγ,能驅動星形膠質細胞表達TRAIL;⑤ 腸道菌群啟用NK細胞表達IFNγ,這些IFNγ+ NK細胞遷移至腦膜誘導產生抗炎的星形膠質細胞。

【主編評語】

星形膠質細胞是大腦中大量存在的一類神經膠質細胞,對大腦健康有重要作用。Natur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鑑定出一類LAMP1+ TRAIL+ 星形膠質細胞,能透過TRAIL介導的促炎T細胞凋亡來限制大腦炎症。進一步研究表明,由腸道菌群“訓練”並遷移至腦膜的產IFNγ的NK細胞,能有效誘導星形膠質細胞表達TRAIL,發揮抗炎作用。此前有研究發現,源於腸道的IgA+ B細胞能遷移至大腦,透過產生抗炎細胞因子IL10來抑制大腦炎症(檢視文章);這篇在Nature發表的最新研究再次表明,免疫細胞的遷移是腸-腦軸中的一大要素。總之,這項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影響大腦炎症的一種新機制,併為調節星形膠質細胞以治療多發性硬化等神經疾病,提供了新靶點。(@mildbreeze)

【原文資訊】

Gut-licensed IFNγ+ NK cells drive LAMP1+TRAIL+ anti-inflammatory astrocytes

2021-01-06, doi: 10.1038/s41586-020-03116-4

Nature:一吃特定食物就腹痛?可能是腸道免疫細胞“搞錯了”

Nature——[42.778]

① 小鼠中,腸道細菌感染或暴露於超級抗原(如細菌毒素),會打破對期間進食的食物抗原的耐受性,引發腸道區域性免疫應答,產生食物抗原特異的IgE抗體,啟用肥大細胞;② 之後再進食該食物抗原時,會引發由IgE和肥大細胞介導的腹痛,伴隨腸道通透性增加;③ 該過程中,肥大細胞釋放的組胺作用於內臟傳入神經上的組胺H1受體使其致敏,從而產生腹痛;④ 相似的,向IBS患者的直腸乙狀結腸黏膜注射食物抗原,會引起區域性水腫和肥大細胞活化。

【主編評語】

全球約有20%的人在進食後會出現胃腸道症狀(比如麩質敏感),但為何特定食物成分會引起腹部不適,背後的機制尚待揭示。Natur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腸道的細菌感染可以明顯改變腸道區域性免疫反應,使得某些食物抗原被機體"誤認為"是有害的,從而在之後進食相應食物時引發持續的腹痛,並揭示了背後的免疫和神經相關分子機制,為治療腸易激綜合徵(IBS)和相關腹痛疾病提供了新思路。(@mildbreeze)

【原文資訊】

Local immune response to food antigens drives meal-induced abdominal pain

2021-01-13, doi: 10.1038/s41586-020-03118-2

Cell:感染“訓練”宿主,“升級”菌群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Cell——[38.637]

① 腸道菌群能抵禦致病菌在宿主小鼠腸內定植;② 糞菌移植試驗表明,感染過食源性病原菌假結核耶爾森菌的小鼠,其腸道菌群能保護受體小鼠抵抗之後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腸內定植;③ 機制上,感染誘導宿主膽汁酸代謝改變,使腸內牛磺酸水平升高,從而增加了δ變形菌等利用牛磺酸的細菌,這些菌轉化牛磺酸產生的硫化物能抑制病原體的需氧呼吸作用;④ 補充牛磺酸可改變菌群並增強其定植抵抗作用,而螯合硫化物的藥物會擾亂菌群組成,促進病原體入侵。

【主編評語】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不能摧毀你的,會讓你變得更強大。)這一點在免疫功能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那麼,在抵抗致病菌定植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腸道菌群,是否也有這樣的特性呢?Cell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腸道致病菌感染能增強菌群的定植抵抗作用。進一步的機制研究表明,感染能“訓練”宿主改變其膽汁酸代謝,增加腸道內的牛磺酸,富集能利用牛磺酸的細菌。這些細菌將牛磺酸轉化為硫化物,從而抑制致病菌的呼吸作用,抵抗致病菌定植。這是宿主與菌群共生雙贏的又一體現。相關發現對於研究宿主-菌群互作以及腸道感染疾病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mildbreeze)

【原文資訊】

Infection trains the host for microbiota-enhanced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2021-01-15, doi: 10.1016/j.cell.2020.12.011

Cell:繪製人體腸道發育的時空圖譜

Cell——[38.637]

① 利用scRNA-seq和空間轉錄組描述腸道的形態發生過程,鑑定上皮、間充質祖細胞群等101種細胞狀態,以及關鍵形態發生的里程碑事件;② 描述了隱窩-絨毛軸行程的原理,神經、血管、間充質的形態發生以及腸道發育中的免疫細胞群;③ 確定了發育中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亞型的分化層次;④ 成纖維細胞在幹細胞、血管系統和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具有功能多樣性;⑤ 構建形態梯度模型,描述細胞分化的順序,確定罕見的發育性腸道疾病有關的細胞和位置。

【主編評語】

Cell近期發表的文章,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和空間轉錄組,繪製人體腸道形態發生的時間和空間的轉錄圖譜,描述了隱窩絨毛軸形成的原則以及神經、血管、間充質的形態發生,發育中腸道的免疫細胞群。並且構建了一個公開的線上資源——胎兒腸道發育時空分析(STAR-FINDer),為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愛的抉擇)

【原文資訊】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human intestinal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2021-01-05, doi: 10.1016/j.cell.2020.12.016

Cell:大腸癌細胞如何在化療中“夾縫求生”

Cell——[38.637]

① 使用患者的大腸癌移植瘤小鼠模型、細胞條形碼和數學建模等方法,研究化療下的癌細胞耐藥存留(DTP);② 細胞條形碼分析表明,DTP狀態下的腫瘤仍保有克隆複雜性;③ 數學建模也支援該“均等”模型,即腫瘤內的癌細胞具有同等的進入DTP狀態從而耐受治療的能力;④ RNA測序表明,癌細胞的DTP狀態類似於胚胎髮育中的“滯育”狀態,其細胞週期減緩、mTOR通路活性降低、自噬增加,從而增強癌細胞生存力,並能在治療停止後脫離DTP,恢復腫瘤生長。

【主編評語】

在癌症治療時,一些癌細胞會進入一種可逆的耐藥存留(DTP)狀態,從而能逃脫化療和靶向治療引起的癌細胞死亡。這些DTP癌細胞是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的重要驅動者。Cell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的腫瘤內,癌細胞有同等的進入DTP狀態的能力,也就是說化療沒有選擇性的"富集"特定的癌細胞克隆(比如癌症幹細胞)。進一步分析表明,癌細胞的這種DTP狀態與胚胎髮育中的可逆的“發育停滯”狀態類似,化療和自噬抑制劑的聯合治療可誘導DTP細胞死亡。這些發現為靶向DTP狀態的腫瘤細胞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mildbreeze)

【原文資訊】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Enter a Diapause-like DTP State to Survive Chemotherapy

2021-01-07, doi: 10.1016/j.cell.2020.11.018

Cell:過敏免疫——食物的試錯系統?(前沿觀點)

Cell——[38.637]

① 生物性食品管控對食物各成分透過相對丰度進行正負評分,量化定義其質量,與食物過敏反應是並行系統,但閾值高低不同;② 食品質量管控包含感應器資料收集、貼標籤-管理中心整合-效應器處理,免疫系統參與其中各環節;③ 過敏免疫對有毒性的食物抗原或建立過敏防禦,或產生病理性過敏反應;④ 食物過敏增多可能與環境變化與人類進化不匹配有關;⑤ 過敏免疫可能存在“關聯犯罪” 機制,傾向於發生“假陽性”,安全性重於浪費食物的成本。

【主編評語】

著名免疫學家Medzhitov作為通訊作者在Cell發表的前沿觀點文章,從全新的角度衡量、解讀、定義食物抗原、過敏免疫的系統、分類、機制和生理意義。提出將過敏免疫反應作為嗅覺、味覺和腸道化學感應外的第四大食物評控系統。2021伊始必讀文章。(@好雨)

【原文資訊】

Food allergy as a biological foo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2021-01-14, doi: 10.1016/j.cell.2020.12.007

Nature Reviews:正式定義“發酵食品”,ISAPP釋出重磅共識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9.848]

① 發酵食品是指,透過所需的微生物生長和食品成分的酶轉化而製成的食品;② 當發酵食品中含有確切的活益生菌時,才能標註“含有益生菌”;③ 組學方法可用於研究發酵食品製作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模式;④ 需開展佇列研究和隨機對照試驗來認識發酵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⑤ 正確製作的發酵食品及其所用的細菌/真菌有悠久的安全歷史;⑥ 改善食品營養、調節人體免疫和腸道菌群、含有影響腸道和機體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等,是其促進健康的潛在機制。

【主編評語】

發酵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近年對腸道菌群的研究開展,人們對發酵食品的關注也逐漸增加。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於2019年召開專家會議,明確了發酵食品的準確定義和型別以及與益生菌的區別,探討了其安全性、風險和健康益處(包括其營養屬性和潛在的改善健康的機制),並回顧了發酵食品的監管和在膳食指南中的現狀。這些內容形成的共識宣告文章已於近期發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內容非常豐富,推薦專業人士仔細參考。(@mildbreeze)

【原文資訊】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fermented foods

2021-01-04, doi: 10.1038/s41575-020-00390-5

Nature Reviews:關於腸道類器官研究的3大進展(年度回顧)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9.848]

① 類器官具有無限擴張的能力,有望在疾病建模、藥物篩選和再生醫學等方面發揮其獨特作用;② 2020年最新發表的3項腸道類器官的研究,在胃腸道炎症和感染性疾病領域取得重要進展;③ 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結腸炎症部位,鑑定了大量與IL-17訊號通路相關的炎症基因突變;④ 基因毒性大腸桿菌產生的colibactin可引起健康人腸道類器官特定模式的DNA損傷,含該菌的人群患癌風險更高;⑤ SARS-CoV-2病毒可感染人和蝙蝠腸道類器官並在其中複製。

【主編評語】

腸道類器官包含有所有種類的腸道功能上皮細胞,能較大程度模擬腸道組織,故也稱之為“迷你腸”(mini-gut)。這些腸道類器官可被廣泛應用於炎症性腸病、腸道損傷再生、腸癌等多種腸道疾病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一篇年度回顧,重點介紹了2020年發表的3項關於腸道類器官的研究(檢視文章)(檢視文章)(檢視文章),表明腸道類器官在腸道疾病研究方面的巨大應用價值。未來,或可利用腸道類器官來解決更復雜的生物學問題,如組織再生和免疫微環境等。(@EADGBE)

【原文資訊】

Modelling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using ‘mini-gut’ organoids

2020-11-30, doi: 10.1038/s41575-020-00391-4

Nature Reviews:2020年NAFLD研究的3大進展(年度回顧)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9.848]

① 2020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炎(NAFLD/NASH)在發病機制、無創診斷和新療法3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② 透過一種人類肝臟組織空間3D模型,定量識別細胞和組織的多種特徵,進一步確定了NASH的疾病進展和病理生理學過程;③ 一種結合肝纖維化掃描和天冬氨酸轉氨酶的無創診斷方法,可提高進展性NASH的鑑別準確度,減少肝活檢次數;④ 一項NASH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陽性結果表明,奧貝膽酸可劑量依賴性地改善肝纖維化,可能帶來臨床效益。

【主編評語】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釋出的年度回顧文章,介紹了去年關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基礎研究、臨床診斷和藥物臨床試驗方面的3個重要進展,值得專業人士參考。(@mildbreeze)

【原文資訊】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other leap forward

2021-01-08, doi: 10.1038/s41575-020-00406-0

Nature Reviews:探索肝癌新療法的3大進展(年度回顧)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9.848]

① 相比於索拉非尼,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可顯著延長不可切除HCC患者的OS及PFS,並改善生活質量,將成為晚期HCC的一線療法;② 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等TKI+ICI的組合對不可切除HCC的療效可能優於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但不良事件發生率更高,或可透過最佳化TKI劑量解決;③ 伊匹單抗+納武單抗等2種ICI的組合可能提供與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相似的療效,度伐利尤單抗+替西木單抗的組合中,增加後者的劑量可能增強療效。

【主編評語】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發表的2020年度回顧,總結了在晚期肝細胞癌(HCC)中的幾項臨床試驗結果: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作為一線治療的療效優於索拉非尼,並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將成為晚期HCC的一線治療方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組合,或2種ICI的組合在晚期HCC中的療效與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相似或更好,但需要考慮毒性問題。(@szx)

【原文資訊】

Pursuing efficacious systemic 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1-01-06, doi: 10.1038/s41575-020-00405-1

Nature Reviews:胰腺癌研究的3大新發現(年度回顧)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9.848]

① β細胞透過CCK依賴性訊號通路,重塑腸促胰酶肽分泌相關的內分泌-外分泌軸,從而驅動肥胖介導的胰腺導管腺癌(PDAC)進展,透過減重干預或可抑制上述過程;② 含有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CAF)的緻密基質促進了PDAC對治療的耐藥性,鑑定出一種新的CAF標誌物——LCCR15,LCCR15+ CAF或可用於預測患者對PD-L1單抗治療應答;③ 原發及復發的PDAC腫瘤存在較高異質性,包括可能啟用MAPK–ERK、PI3K–AKT–MTOR等訊號通路的突變。

【主編評語】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發表的2020年度回顧,對3項胰腺癌相關的突破性研究進行了總結,包括:肥胖促進胰腺癌的潛在分子機制,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中的LCCR15或可用於預測胰腺癌患者對PD-L1單抗治療應答,基因組測序揭示原發與復發胰腺癌的異質性。(@szx)

【原文資訊】

The war against pancreatic cancer in 2020 — advances on all fronts

2021-01-07, doi: 10.1038/s41575-020-00410-4

Nature子刊:分析1000+人,鑑定菌群、飲食和代謝的關係

Nature Medicine——[36.13]

① 腸道菌群與特定營養素、食物種類和飲食模式等有顯著關聯,健康植物性食物尤其塑造菌群組成,大量與飲食/健康相關的微生物尚待表徵;② 鑑定出可在其他佇列中重複的肥胖相關菌群標誌物;③ 糞便普氏菌和芽囊原蟲與較好的餐後糖代謝相關,整體的菌群組成可預測一系列空腹和餐後的心血管代謝標誌物;④ 與飲食健康及心血管代謝健康相關的菌群物種存在大量重疊,一組含30種微生物的標誌物可區分無病症個體的心血管代謝和飲食的整體健康好壞。

【主編評語】

腸道菌群受飲食調控,並能影響宿主的代謝健康,三者之間存在著非常複雜的關聯。Nature Medicine近期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對英國和美國2個佇列的1098人進行了分析,深入探究了腸道菌群特徵與心血管代謝和習慣飲食之間關係,值得專業人士仔細研讀。(@mildbreeze)

【原文資訊】

Microbiome connections with host metabolism and habitual diet from 1,098 deeply phenotyped individuals

2021-01-11, doi: 10.1038/s41591-020-01183-8

Nature子刊:低脂高碳水vs高脂低碳水,兩種飲食對人體各有啥影響?

Nature Medicine——[36.13]

① 20名青年受試者按隨機順序進行低加工度的低脂高碳水的植物性飲食(LF)或高脂低碳水的動物性飲食(LC)干預,每種持續2周,無洗脫期,不限進食量;② 受試者在LF期間的每天能量攝入明顯低於LC(相差約550~700千卡),但飢餓感、飽腹感、滿足感等無差異;③ LC和LF都引起體重減輕(LC更快更明顯),但僅LF減少了身體脂肪量,而LC則增加能量消耗、促進生酮並維持血糖和胰島素穩定在較低水平;④ 該結果與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的預測不一致。

【主編評語】

肥胖的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認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導致過量的胰島素分泌,從而促進脂肪積累和增加能量攝入。因此該模型推斷,與低脂高碳水的飲食相比,高脂低碳水的飲食應當有助於減少個體的能量攝入。Nature Medicine最新發表的一項小型封閉式臨床研究對檢驗該假說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在不限進食量的條件下,短期的低脂高碳水的植物性飲食反而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入,並顯著降低身體的脂肪含量。這些結果與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的預測並不一致,說明飲食組成對食慾控制和能量攝入的影響,還受到更加複雜的因素的調控。(@mildbreeze)

【原文資訊】

Effect of a plant-based, low-fat diet versus an animal-based, ketogenic diet on ad libitum energy intake

2021-01-21, doi: 10.1038/s41591-020-01209-1

BMJ:6個月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干預可緩解2型糖尿病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0.223]

① 納入23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涉及1357名2型糖尿病患者),總結LCD及VLCD的療效及安全性,干預至少持續12周;② 總結其中8項研究的資料,干預6個月後,LCD組的糖尿病緩解率顯著高於對照組(57% vs. 31%);③ 另外,6個月的LCD干預可大幅改善體重、甘油三酯、胰島素敏感性等重要臨床指標,但長期(12個月)的LCD干預可能降低生活質量,並惡化LDL-膽固醇指標;④ 6個月的VLCD干預的減重效果不如LCD,可能是由於患者對VLCD的依從性較低。

【主編評語】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結果,總結23項隨機臨床試驗的資料後發現,6個月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可使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緩解,並改善多種臨床重要指標,而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VLCD)因較差的依從性,對患者的減重效果不如LCD。另外,12個月的LCD干預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增加LDL-膽固醇水平,提示需重點關注LCD或VLCD干預的長期安全性。(@szx)

【原文資訊】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and very low carbohydrate diets for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randomized trial data

2021-01-13, doi: 10.1136/bmj.m4743

Lancet子刊:地中海式飲食可以降低二次中風風險

The Lancet Neurology——[30.039]

① 應用GRADE系統學方法對微量營養、食物和飲食模式預防卒中復發的研究進行了分析;② 補充葉酸,維生素B12、B3、D以及奧米伽-3和黃烷-3-醇不能降低卒中復發風險;③ 低鹽膳食有助於降低卒中復發風險;④ 特種食物預防卒中復發研究較少,但多吃植物來源食物可能降低卒中復發風險;⑤ 低脂飲食破壞機體脂質平衡,不能降低卒中復發風險;⑥ 地中海式飲食和控制高血壓飲食均可降低卒中復發風險。⑦ 膳食干預預防卒中復發需要更多嚴格的研究進行深入探討。

【主編評語】

飲食質量不好與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但是除一些臨床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和佇列研究外,目前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證明飲食與卒中復發之間的直接關係。而且這些隨機對照研究和佇列的研究結果也紛亂複雜,使得臨床卒中患者的膳食干預缺乏指導。近期發表在《柳葉刀——神經醫學》的一篇個人觀點的論文,透過對已發表的膳食因素與卒中復發的研究進行了GRADE系統分析,發現整體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模式和抑制高血壓飲食模式對於預防卒中復發具有顯著作用,而單純新增微量營養如維生素B,維生素D以及奧米伽-3對預防二次卒中沒有顯著作用。這些結果一方面為臨床預防卒中復發的膳食干預提供了指導,同時指出膳食干預預防卒中復發仍需要更為嚴格的臨床研究進行深入探討。(@Zhonghua)

【原文資訊】

The role of diet in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2020-12-18, doi: 10.1016/S1474-4422(20)30433-6

Nature子刊:1.8萬人資料揭示遺傳因素如何影響人腸道菌群

Nature Genetics——[27.603]

① 納入24個佇列共18340人的全基因組基因型和16S糞便菌群資料,分析影響腸道菌群的宿主遺傳因素;② 不同佇列間菌群組成有明顯異質性,410個菌屬中只有9個核心菌屬,反映了種族和樣本處理方法的差異;③ 鑑定出19個可遺傳細菌類群和31個影響菌群特徵的基因座(mbTL),其中乳糖酶LCT基因座與雙歧桿菌屬的關聯最顯著,二者關係有年齡依賴性和種族異質性;④ mbTL富集了在小腸和大腦表達的基因,且大多與宿主代謝、免疫、營養偏好等有關;⑤ 雙歧桿菌屬和草酸菌科分別對潰瘍性結腸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有潛在保護作用。

【主編評語】

腸道菌群的組成受到飲食、藥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宿主遺傳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菌群特徵,但相關研究還比較缺乏。Nature Genetics最新發表了由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團隊領導的MiBioGen國際聯盟研究,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研究員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格羅寧根大學傅靜遠教授為共同作者。該研究納入了歐美、中東、東亞多個國家和種族的24個佇列、超過1.8萬人的基因組和腸道菌群資料,揭示了腸道菌群在不同人群間的異質性,鑑定出若干可遺傳的細菌類群以及31個影響菌群組成特徵的基因位點(例如:乳糖酶基因可影響雙歧桿菌、巖藻糖轉移酶基因可影響特定瘤胃球菌),並透過基因集富集分析、全表型組關聯研究和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等,探索了遺傳-微生物關聯對宿主健康相關特徵的潛在影響,包括特定腸道細菌與人類疾病間的因果效應等。該研究是迄今規模最大的人類遺傳與腸道菌群的關聯性研究,推薦專業人士參考和研讀。(@mildbreeze)

【原文資訊】

Large-scale assoc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host factors influencing human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2021-01-18, doi: 10.1038/s41588-020-00763-1

哈爾濱醫科大學:等熱量中等高脂飲食或能延長壽命

Cell Metabolism——[21.567]

① 與正常飲食相比,等熱量的中等高脂肪飲食(IHF,35%熱量來自脂肪)顯著延長雄性大鼠和果蠅的壽命;② IHF透過下調遊離脂肪酸(FFA)合成代謝和上調其分解代謝,降低血清和多個組織中的FFA分佈;③ IHF顯著上調PPRC1蛋白,FFA中僅棕櫚酸(PA)與PPRC1的表達呈強負相關;④ 透過PPRC1轉基因果蠅和體外實驗發現,IHF可以顯著降低PA,從而透過PPARG上調PPRC1,改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並延長壽命。

【主編評語】

哈爾濱醫科大學孫長顥、李穎、牛玉存與團隊近期在Cell Metabolism發表研究,發現等熱量的中等高脂飲食能透過降低血清和多種組織中的遊離脂肪酸(FFA)來延長雄性大鼠和果蠅的壽命,並鑑定出一種由FFA調節的新的衰老通路。(@mildbreeze)

【原文資訊】

An isocaloric moderately high-fat diet extends lifespan in male rats and Drosophila

2021-01-12, doi: 10.1016/j.cmet.2020.12.017

鹽攝入量與健康長壽的關係,再起爭議

European Heart Journal——[22.673]

① 基於181個國家的資料,校正GDP、BMI等混雜因素後,鈉攝入量與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呈顯著正相關;② 每日鈉攝入量達到4-5g時,健康預期壽命達到最高,每日鈉攝入量高於5g後,健康預期壽命隨著鈉攝入量升高而稍有降低;③ 鈉攝入量與非傳染性疾病的死亡風險無顯著關聯,但與全因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④ 單獨分析46個高收入國家的資料,鈉攝入量仍與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呈顯著正相關,且仍與全因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

【主編評語】

膳食鈉攝入是心血管疾病及過早死亡的風險因素之一,高鈉攝入可能縮短壽命。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對全球181個國家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與過往認知並不相符的結論:較高的鈉攝入量與較高的健康預期壽命相關,並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關。單獨分析高收入國家的資料,也可得出相似的結論。(@szx)

【原文資訊】

Sodium intake, life expectanc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2020-12-22, doi: 10.1093/eurheartj/ehaa947

藺蓉團隊:可無創穫取腸道生物資訊的新型膠囊內鏡

Gut——[19.819]

① 開發一種新型磁控取樣膠囊內窺鏡(MSCE),用其採集模型豬的腸內容物,分析微生物組和代謝組,並與手術取樣的分析結果比對驗證;② MSCE能透過視覺化方式,方便、無創、準確地獲取不同區域(空腸、迴腸)和不同疾病狀態下(健康vs抗生素腹瀉)的腸內容物,成功率很高,且取樣後密封良好無汙染;③ 與手術取樣對比表明,使用MSCE取樣可以準確得到疾病相關的腸道菌群和代謝物丰度資料;④ MSCE或能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主編評語】

獲取腸道菌群和代謝物資訊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氫呼氣試驗、糞便菌群檢測和有創的內鏡取樣,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侷限性。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藺蓉團隊近期在Gut發表一項重要研究,報道了一種新型的磁控取樣膠囊內鏡(MSCE),能以視覺化的方式,無創、準確地獲取胃腸道的生物資訊,包括採集腸道內容物用於菌群和代謝組分析等,該方法有望用於臨床的疾病預防、診斷和個體化治療以及腸道相關研究,值得專業人士閱讀學習。(@mildbreeze)

【原文資訊】

Novel scheme for non-invasive gut bioinformation acquisition with a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ampling capsule endoscope

2021-01-15, doi: 10.1136/gutjnl-2020-322465

內蒙古大學:代謝綜合徵精子異常中的腸-睪丸軸機制

Gut——[19.819]

① 在高熱量飲食誘導的代謝綜合徵(MetS)模型羊中,結構異常的細精管增多,精原細胞分化明顯減少;② MetS羊中,多種膽汁酸(CA、LCA和TUDCA)水平降低,影響了對維生素A的吸收,使隨血液運輸到睪丸的維生素A減少,從而損傷了精子發生;③ MetS羊存在腸道菌群失調,瘤胃球菌科中的特定菌屬的相對丰度減少,與膽汁酸水平顯著相關;④ 糞菌移植實驗表明,MetS羊的腸道菌群可引起受體小鼠的維生素A代謝異常、損傷精子發生。

【主編評語】

內蒙古大學的周揚、張滕與研究團隊,在Gut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飲食誘導的代謝綜合徵綿羊模型中,與腸道菌群失調相關的膽汁酸水平降低,影響了動物對維生素A(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導致隨血液輸送到睪丸的維生素A降低,從而損傷精子發生。該研究揭示了代謝綜合徵相關的雄性不育的腸-睪丸軸機制,為相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思路。(@mildbreeze)

【原文資訊】

Disrupted spermatogenesis in a metabolic syndrome model: the role of vitamin A metabolism in the gut–testis axis

2021-01-27, doi: 10.1136/gutjnl-2020-323347

華大研究院:誰更易減肥成功?腸道菌群或是最強預測力

Gastroenterology——[17.373]

① 72名超重/肥胖和11名體重正常的中國成人,進行6個月的基於膳食建議的節食減重,干預結束時個體間體重變化差異很大;② 在多個變數中,基線腸道菌群對個體減重軌跡的預測力最強,其中Blautia wexlerae和多氏擬桿菌在基線時的高含量是減重的最強預測因子;③ 體重下降與某些細菌種類的丰度變化有關:活潑瘤胃球菌在肥胖個體中顯著富集,並在減重過程中顯著減少,而Akk菌和Alistipes obesi在瘦人中顯著富集,並在節食過程中丰度增加。

【主編評語】

很多人都知道減肥的名言“管住嘴,邁開腿”,但是現實卻很殘酷,同樣的減重措施卻有千差萬別的結果。近期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蔡鍇曄團隊與合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發表的一項相關研究發現,基線時的腸道菌群可以預測節食減肥的結果,且在減重過程中一些細菌種類的丰度發生明顯變化。這些發現為基於腸道菌群的個體化減肥飲食干預,提供了新思路。(@mildbreeze)

【原文資訊】

The baseline gut microbiota directs dieting-induced weight loss trajectories

2021-01-19, doi: 10.1053/j.gastro.2021.01.029

香港中文大學: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可能影響疾病嚴重程度

Gut——[19.819]

① 收集100名新冠肺炎患者及78名對照的糞便樣本,並持續收集其中27名患者的糞便樣本,直至其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後30天;② 無論患者是否接受藥物治療,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顯著不同於對照;③ 患者腸道菌群中的某些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共生菌(柔嫩梭菌群、直腸真桿菌及雙歧桿菌等)的相對丰度低於對照,且在病毒檢測陰性30天后的相對丰度仍較低;④ 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與血漿中的炎症因子、趨化因子及組織損傷標誌物水平相關。

【主編評語】

香港中文大學的黃秀娟團隊及陳基湘團隊在Gut上發表的一項佇列研究結果,對比了100名COVID-19患者及78名對照的腸道菌群組成,並對27名患者的腸道菌群進行縱向分析(持續至病毒檢測陰性後30天),發現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與對照有顯著差別,且這種差別在病毒清除後仍持續存在。另外,腸道菌群組成與患者的炎症因子、趨化因子及組織損傷標誌物的水平密切相關,提示腸道菌群可能影響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szx)

【原文資訊】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reflects disease severity and dysfunctional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2021-01-11, doi: 10.1136/gutjnl-2020-323020

印遇龍、江青豔等:丁酸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及機制(綜述)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11.641]

① 丁酸是腸道菌群和宿主代謝健康的重要中介;② 丁酸的代謝調節功能涉及產熱、脂質和葡萄糖代謝、食慾、炎症和腸道菌群本身,影響體重、身體組成和糖穩態,改善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和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癥;③ 丁酸可被結腸和結腸外的組織細胞吸收利用,調節其代謝功能;④ 細胞層面上,丁酸可作用於G蛋白偶聯受體調控下游訊號,透過單羧酸轉運蛋白被細胞吸收並作為代謝底物,還能透過調控轉錄因子PPAR和PGC1α以及表觀遺傳機制來調節基因表達。

【主編評語】

丁酸屬於短鏈脂肪酸,是腸道菌群發酵產生的一種主要的代謝產物,在腸道菌群對宿主能量穩態的調控中有重要介導作用。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近期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江青豔與團隊的綜述,從丁酸的產生、吸收、代謝,到其對宿主的代謝調控作用和機制,對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總結,推薦專業人士學習和研讀。(@Vera)

【原文資訊】

Butyrate in Energy Metabolism: There Is Still More to Learn

2021-01-15, doi: 10.1016/j.tem.2020.12.003

翟齊嘯、陳衛等:益生菌定植的模式、機制與預測(綜述)

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8.96]

① 益生菌菌株腸道定植具多樣性和種屬特異性,受菌株適應環境(宿主、腸道共生菌群)機能的影響;② 來自菌株的影響因素包括轉錄遺傳特徵、代謝活性、結構特性如粘附蛋白、免疫原性、協同效應和自然進化史;③ 宿主因素包括遺傳、免疫選擇如IgA和抗菌蛋白、上皮細胞應答NF-kB通路等;④ 飲食干預包括合生元或新增共生菌群不可利用物質促進定植;⑤ 可採用不同非線性模型可選性迴歸演算法對菌株定植進行預測,並利用菌株移植實驗做出驗證。

【主編評語】

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多、應用最廣的益生菌。近期,江南大學食品學院Yue Xiao、翟齊嘯、張灝、陳衛和愛爾蘭科克大學Colin Hill合作,在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表綜述,透過對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腸道定植模式、機理及相應的調節手段的總結分析,提供了一個在菌株層面對於腸道生物地理的追蹤和了解的範例。文章也提出了採用演算法模型和機器學習對益生菌定植進行預測。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益生菌發揮作用,菌株是否必須定植,持留多久仍是個見仁見智的議題。(@好雨)

【原文資訊】

Gut Colonization Mechanisms of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An Argument for Personalized Designs

2020-12-14, doi: 10.1146/annurev-food-061120-014739

產毒素脆弱擬桿菌促進乳腺癌的發生和轉移

Cancer Discovery——[29.497]

① 比較正常乳腺和乳腺癌中的菌群,發現乳腺癌中存在脆弱擬桿菌;② 乳腺和腸內定植的產腸毒素脆弱擬桿菌(ETBF)可快速分泌脆弱擬桿菌毒素(BFT),誘導乳腺增生;③ BFT誘導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和乳腺癌細胞發生形態和功能變化,提高幹細胞特徵促進多灶性乳腺腫瘤發生;④ 短期BFT暴露能誘導乳腺癌細胞長期的“BFT記憶”,由β-catenin和Notch1介導;⑤ 相比於非毒性脆弱擬桿菌,ETBF在腸道或乳腺導管的定植能促進植入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主編評語】

乳腺中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但它們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學功能還有待研究。Cancer Discovery近期發表的文章,發現脆弱擬桿菌可定位於乳腺組織,腸道或乳腺導管定位的產腸毒素脆弱擬桿菌誘導乳腺上皮增生,增加乳腺癌生長和轉移。此外,短期的脆弱擬桿菌暴露可誘發長期的“BFT記憶“,且 由β-catenin和Notch1訊號介導。(@愛的抉擇)

【原文資訊】

A pro-carcinogenic colon microbe promotes breast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tic progression and concomitantly activates Notch and βcatenin axes

2021-01-06, doi: 10.1158/2159-8290.CD-20-0537

Cell子刊:腸道不同位置感知不同營養成分從而調節進食行為

Cell Metabolism——[21.567]

① 下丘腦中包括AgRP神經元可以快速感知宏量營養素,調節動物進食行為;② 本研究建立小鼠小腸不同位置灌注營養素,檢測下丘腦AgRP神經元鈣訊號的實驗體系,以檢測營養素調控進食訊號傳導通路;③ 不同營養素在腸道不同位置被感知,經不同神經傳輸渠道與下丘腦神經元進行訊號交流;④ 脂肪主要於十二指腸感知,經迷走神經傳輸抑制AgRP神經元;⑤ 葡萄糖感知依賴於SGLT1,其可經迴腸感知,或吸收後經肝門靜脈感知,經脊髓輸入神經抑制AgRP神經元。

【主編評語】

腸腦軸在調控動物進食,維持各種營養攝取和消耗的平衡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目前,人們對於飽食後神經互動的研究較為清楚,然而對於動物攝食的過程中腸道營養訊號是如何影響大腦中關鍵神經元的機制仍不明確。近期一篇發表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對小鼠不同腸道位置進行營養素灌注,檢測下丘腦調節進食的關鍵神經元AgRP神經元鈣訊號的實驗系統,結合神經傳輸阻斷技術探究了宏量營養素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感知和神經傳導通路,發現不同營養素在腸道的不同位置被感知,經不同的神經傳導渠道與下丘腦神經元進行互動作用,為腸腦軸與攝食調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證據。(@Zhonghua)

【原文資訊】

Hypothalamic detection of macronutrients via multiple gut-brain pathways

2021-01-14, doi: 10.1016/j.cmet.2020.12.018

Nature子刊:一種菌群代謝物透過腸-肺軸緩解氣道炎症

Nature Immunology——[20.479]

① MD4小鼠是一種抗體庫有限的動物模型,能抵抗過敏性氣道疾病,同籠試驗表明這與其菌群的保護作用有關;② MD4小鼠的腸道菌群組成和功能發生改變,有很強的代謝L-酪氨酸的能力,使得生成的對甲酚硫酸酯(PCS)增加;③ 補充L-酪氨酸或PCS能減輕哮喘模型小鼠的氣道炎症反應;④ 機制上,PCS能透過解耦連EGFR和TLR4訊號,選擇性地抑制肺上皮細胞生成趨化因子CCL20,從而減少樹突細胞活化,發揮抗氣道炎症的作用。

【主編評語】

腸道菌群可以透過腸-肺軸途徑,影響個體對哮喘等過敏性氣道疾病的易感性。Nature Immunology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使用一種抗體庫受限的小鼠模型,鑑定出一種由宿主抗體與微生物互作塑造的腸道菌群變化,使得L-酪氨酸的菌群代謝產物——對甲酚硫酸酯在小鼠體內富集,從而保護小鼠抵抗哮喘等過敏性氣道炎症。(@mildbreeze)

【原文資訊】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L-tyrosine protects against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2021-01-25, doi: 10.1038/s41590-020-00856-3

13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足的檢查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