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對失眠的認識
"失眠"為現代醫學通常所稱名詞,中醫典籍將失眠稱為"不寐"或"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或人睡困難,或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不深,嚴重時則以徹夜不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
《內經》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不寐的病名,首見於《難經·四十六難》。該篇認為老人"臥而不寐"是因為"氣血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古代文獻中對於"不得臥"一說,其在概念上有二種意思,一是失眠,一是因疾病所苦,不能躺下,當注意辨別之。現代中醫學則有"失眠"和"不寐"兩種說法,應統稱為失眠。現代醫學中的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高血壓、更年期綜合徵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均屬此範疇。
中醫對於失眠的診斷,主要是在病名下結合中醫證候。氣血不足,神失所養;陰虛陽亢,虛熱內生;陽虛陰盛,心神不寧;腎水不足,心火亢盛等,皆可擾動神明,而出現失眠,屬於虛證。痰濁、食積、瘀血、蟲擾等原因引起的失眠,屬實證。
· 失眠兼有健忘,多夢,煩躁不安,手足心熱,或口舌生瘡,多為心陰不足所致。心主血而藏神,陰血少,心神失養,故失眠多夢。若失眠兼有多夢,心慌,氣短,乏力,面白自汗,手足涼冷者,多是心陽不足,心神失於溫養,神不安寧所致。
· 失眠以不易入睡為主者,多是神不守舍魂魄飛揚。兼有心悸,煩燥,多夢,潮熱盜汗,腰膝痠軟,為心腎不交,水虧火旺,擾亂心神所致。
· 若病人睡後易醒兼有心悸,納少乏力,舌淡脈虛,多為心脾兩虛,血失化源,心神失養所致。失眠多夢,兼有急躁易怒,脅肋灼痛,腰膝痠軟,多為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火,肝陰失於濡養,以致肝陽亢盛神魂不寧而產生。
· 若病人睡後時時驚醒,伴有胸悶,眩暈,膽怯心煩,口苦噁心,多為膽虛痰擾,情志鬱結,化火生痰,痰熱內擾,心神不安所致。
· 若病人夜寐不安,失眠伴有胸悶,腹脹,愛氣不舒,舌苔厚膩,多為食滯內停,胃失和降,濁氣上泛,擾動心神所致。
· 失眠兼有胸悶,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突然驚醒多為心胸瘀血所致。
失眠,可能是除疼痛以外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失眠雖不屬危重疾病,但經常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並能誘發或加重心悸、胸痺、眩暈、頭痛、中風等病證。
中醫治療失眠歷來有著豐富的經驗,近年來不少學者在繼承前人的經驗基礎上,治療方法日益增多,療效不斷提高,顯示了中醫療法的獨特優勢。中醫辨證治失眠,白開水泡1天然物,失眠多夢沒了,倒頭安睡8小時
這裡說1物是指芝寧多糖這類的多糖活性物質,被稱作天然安眠藥,調整陰陽,補虛瀉實,每天泡水喝,可以很好的緩解失眠多夢等睡眠障礙。芝寧多糖是藥用赤芝提取的精華,能調節神經內分泌紊亂,促進松果體釋放睡眠因子,增強心肝脾肺腎的器官功能,安五臟潤六腑,提高機體免疫力,以及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應對能力,阻斷失眠的惡性迴圈,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