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體,離不開氣血的滋潤和營養,尤其是氣的溫煦和推動。因為氣是血的統帥、生命的靈魂。按照中醫理論,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這一切都要依賴氣的升降出入才能正常執行。而人體中調節氣機的樞紐就在肝,正是肝的疏洩功能才令氣機疏通暢達、散而不鬱。因此,如何保持肝的疏洩功能正常,是人體健康的關鍵所在。
心情壓抑、愛生氣都易傷肝日常生活中凡是氣機疏洩功能正常者,大多肝氣升發有序,心情舒暢條達、精神愉快、思維靈敏、氣血平和、比較健康。而那些氣機疏洩功能異常者,則往往精神抑鬱寡歡、情緒煩躁焦慮、易發怒、易生病。
心情壓抑、情志不悅,非常容易導致肝氣鬱積、氣機阻滯。在生理上,氣鬱化火,可引發肝火或心火上擾,而木旺克土,又將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子病及母,會傷及腎氣精血,從而形成機體的惡性迴圈。
另外,肝火旺的人往往都性情急躁。中醫認為“氣有餘便是火”,當體內肝氣旺盛,鬱而化火時,這種惱怒和怨恨就剋制不住。如果發洩不出,就會生火化熱,使得氣滯血瘀,進而造成肝陽上亢、灼傷腎陰。
所以,保養五臟,首先就是要調達人的情志,保持心情的舒暢,這樣有助於肝氣的疏洩、氣機的條達。
人在暴怒的時候,非常傷肝。即使很生氣需要發洩,也不要超過3分鐘。
學會發洩不良情緒一個人在情緒激動時,應該讓他自然發洩,而不是竭力地去阻撓。只有將這股鬱積之氣傾瀉出來,心情才會好受很多。
當人遭遇七情內傷時,中醫認為宜洩不宜堵。把不良情緒發洩出來,肝氣調達了,心情自然也就舒暢了。因此,中醫強調肝宜柔養、宜疏洩。
但是一個人如果老是發怒,或者發怒過度,則是不正常的。首先,這說明他的肝疏洩功能出現了問題,其次,這種大怒和過怒,會繼續傷害他的肝,當然這裡所指的都是中醫中的肝。所以生活中保持肝氣的柔順、平和與寧靜,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無緣無故地出現心情煩惱、頭暈腦脹,特別愛生氣的時候,最好還是讓中醫幫忙調一調肝。雖然未必一定會發現什麼器質性病變。但從中醫角度而言,你得的可能是情志異常疾病,具體講就是肝氣鬱積,按照現代心理學說法,它屬於心理疾病或身心疾病的範疇。此時如果吃上一點疏肝理氣解鬱的中藥,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
肝血耗損易疲勞很多女性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愛生氣,還易疲勞,尤其是月經期前後。這是因為女性“以血為主”“以肝為本”,當月經即將來臨時,以及月經期間,肝中陰血多匯聚於胞宮,陰血潛行於下,陽氣浮越於上,這就容易導致肝氣橫逆,易生氣、易發怒。這裡就涉及到肝的另外一個主要功能一主藏血。
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受到損害時,人體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疲勞。人的臟腑、經絡、肢體,皆為血所養,肝血不足時,流向全身的血液就會明顯減少,從而影響到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送,人就容易因缺氧和營養不良產生疲倦。
另外,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大量的化學物質需要在肝中進行分解、合成、代謝的工作,肝缺血就會降低其解毒功能,導致體內代謝產物的堆積,從而引發疲倦。
睡好、休息好是養肝關鍵中醫常說肝“體陰而用陽”,這裡所說的“體陰”指的是肝的藏血功能,肝作為人體中的一個大血庫,起著貯藏和調節血量的作用。但是肝同時又承擔著疏洩身體中氣的升降出入功能,這種功能卻是在不停地運動,這就是所謂的“用陽”。
這兩者矛盾又統一,正是由於肝中蘊藏著這麼多的陰血,才能平衡它強悍、易動、好勝的性格;反過來,肝不停地疏洩氣機,才能將陰血輸送到體內的各個臟腑經絡發揮作用。正常情況下,肝中的陰血經肝氣的疏洩調節,運行於全身,供應機體各臟腑器官的代謝運動。如進食時血液會向消化道集中,女性經期時,盆腔充血較為明顯,思考問題時血液則大量湧入頭部;但到了人休息安靜時,就有相當一部分的血液會迴流至肝。
《黃帝內經》記載“臥則血歸於肝”,也就是說人在休眠狀態時,血迴歸於肝,肝中充滿血液;因此中醫認為,養肝的關鍵就是睡好、休息好,讓肝中有血、藏好血。難怪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要將睡眠譽為“生命筵席的滋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