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助小夥伴減肥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人問:米飯、麵條這類食物為身體提供糖分,而可樂裡的主要成分也是糖,那麼吃飯和喝可樂不就是一樣的嘛!大家知道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為什麼呢?
此糖非彼糖
可樂,或者說是甜食、飲料裡的糖,與飯裡的糖可是大不一樣,對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
米飯裡的糖,屬於複合碳水澱粉,它的結構是無數個葡萄糖分子連結起來的。經過人體的消化道,會被逐步分解成為小分子的葡萄糖,而這些葡萄糖會給大腦、心臟以及其他組織器官提供能量。
而可樂裡的糖屬於蔗糖,它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構成,果糖的甜度比葡萄糖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零食、甜飲料裡會新增果糖的原因之一。
葡萄糖會受到胰島素等激素的調節,而果糖的代謝途徑與葡萄糖不同,它對血糖影響較小,主要在肝臟裡代謝。
過多的果糖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如果利用不完,會變成脂肪儲存在肝臟裡,繼續增長下去,就會形成異位分佈,堆積在腹部和內臟,增加患血脂異常、肥胖症、胰島素抵抗和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
飲料、零食裡配料表中的蔗糖、果葡糖漿,裡面都是滿滿的果糖,如果攝入過量,對健康的危害不僅僅是讓人變胖,更有可能引發難以治癒的心血管疾病。
除了糖,還有啥?
飯裡除了葡萄糖構成的澱粉,還含有膳食纖維、少量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礦物質,多吃雜糧飯,營養素豐富。
雖然飯、面等主食含量最多的是澱粉,蛋白質少(8%-12%),但是主食不直接等同於碳水化合物❌。只是因為我們的膳食結構中,主食佔的比較多,所以我們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中,有接近於40%來自穀類食物。
再回來看看可樂的配料表,很明顯除了水和糖以外,沒有其他營養素了。
誰更容易讓你變胖?
可樂和飯還有很大一個區別:可樂比飯更容易讓人攝入超標。
可樂不管飽,如果你肚子餓的時候單喝可樂,只會換來一時的腹脹,以及不會消失的飢餓感,這勢必會讓你繼續吃東西,增加能量攝入。(沒有漢堡的可樂是沒有靈魂的,反之亦然)
喝飲料一不留神咕嘟咕嘟,一瓶就沒了,但吃飯的過程需要咀嚼,也許兩罐可樂喝下去很輕鬆,但是普通人吃滿滿兩小碗飯,很可能就吃不下這麼多了。
硬科普你都知道了,由衷希望以後主食不用再背鍋了,新年快到了,乾飯人更要好好吃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