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句話特別流行: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面對肆虐的肺炎疫情,大家都在想如何有效預防?這時,稍微懂點中醫的人可能都會說上這麼一句。意思是抵抗力強了,病氣就不會來打擾你。
可真是這樣嗎?也不能說全錯,就是有些斷章取義,也偏離了中醫的精神。
改了一個字,相差十萬八千里“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雖然出自《黃帝內經》之《刺法論》,但卻不是原文。準確說,這句話是後人根據《黃帝內經》串改、延伸出來的。
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黃帝曰:餘聞五疫之至,皆相樑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氣可幹,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
這幾句話什麼意思?那就是瘟疫來了,不想被傳染上,首先身體內要有正氣,同時還得避開毒氣。如果毒氣從“天牝”進來了,就要把它從“腦子”逼出去,這樣邪氣才能不干擾你。
這裡的天牝(pin,四聲)是指鼻子。《景嶽全書》記載:“鼻為肺竅,又曰天牝。乃宗氣之道,而實心肺之門戶。”
這裡的“腦”並不是指我們的大腦,而是道家修煉的氣穴。要通過練氣的方法把毒氣從頭頂的氣穴逼出去。聽起來有點玄幻,是不是?其實《黃帝內經》本來就是基於道家的醫書,其中的精神核心也多源於道教的思想。
你看,從“邪氣可幹”到“邪不可幹”,改了一個字,意思相差十萬八千里。
就像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人與感染者接觸50秒就被傳染上了,因為沒帶口罩!當邪氣太猖獗時,只有正氣根本不足以抵擋。
總之,防疫防病,並不是簡單的一句“正氣存內”就能搞定。要想“邪不可幹”,除了正氣存內之外,還有其他條件:一、避開毒氣;二、不小心感染了運氣把毒氣逼出去”。
斷章取義,偏離中醫精神我一直認為,中醫不僅是一門醫學,也是一門哲學。在哲學的思想體系裡,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內因”和“外因”。
我們要從“內因”著手,提升“免疫力”,更要帶口罩、勤洗手、空氣消毒,這是解決“外因”。只有內、外兼顧了,我們才能真正遠離病毒。
這是中醫的科學性,也是中醫的哲學性。哲學的思想是辨證地看待問題。中醫的精神也是辨證施治。
廣西中醫藥大學劉力紅教授在《思考中醫》中,分享過一個醫案:
他剛到臨床時,收治了一個重症肺炎患者,女,60歲,高燒39.5。經過辨證他判斷是肺熱,開了清肺的方子。可病人服藥後,一直腹瀉,症狀也沒有緩解。
當時他所在的醫院,有個規定,中醫治療三天後不見療效,就必須轉西醫。
他不想輕易放棄,就找到師父請教。師父看完病案,認為病人不止肺熱,還有寒,陽明熱而太陰寒,所以一吃藥就拉肚子,應該陽明太陰標本同調。
回去後,他按照師父的建議,還按原方清肺熱,同時,用理中東加砂仁,研末調酒加熱,外敷肚臍(神闕穴),溫太陰。
當天病人就沒再拉肚子,第二天,體溫恢復正常,一週之後病人康復出院。就這樣,一個老年重症肺炎,一粒西藥都沒吃,就好了。
這就是辨證施治的重要性。如果你連寒、熱都沒整明白,就一窩蜂地搶“雙黃連”。就如同斷章取義看“正氣存內”,不僅背離了中醫的精神,甚至還會貽誤病情。
沒有全域性思維,就會誤入歧途
其實,《刺法論》中,岐伯在“氣出於腦”之後還說了很長一段:
氣出於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於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出,右行於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化作土。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於疫室。
正如前面所說,古時醫道不分家,這裡的青、白、赤、黑、黃五氣等,也是比較典型的道教術語,是在具體闡述怎樣練氣避開病邪。
當然功力不夠的人就算練氣,也不一定能避開病邪。如果不小心感染了,怎麼辦?岐伯又開出了藥方(這裡不具體闡述了,感興趣可以找《刺法論》原文來看看)。儘管,岐伯給的藥方不一定適合當下的疫情,但思路是相通的。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中醫是很嚴謹的。學中醫要具備全域性思維,要學會結合當時當世的歷史背景辨證地看待問題,否則就容易誤入歧途。
最後,在全國防疫的關鍵時刻,希望我們都能養浩然之正氣,避汙穢之邪氣,平平安安共待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