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治未病?
“治未病”一詞,首見成書於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說:高明的醫生,不僅要知曉治已病之術,而且要通曉治未病之法,猶如治國不僅要治既成動亂,更要在未亂之時加強治理,治病治國都是這個道理。如病已成而後用藥,亂已成而後治理,就好比口渴時才想到挖井取水,打仗時才想到製造武器,不是已經晚了嗎?
關於“未病”,中西醫有不同的理解
現代醫學往往將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等的改變,視作疾病的客觀指標,亦將症狀明顯而缺乏相應的陽性體徵或實驗室指標改變者稱之為亞健康。而亞健康狀態的人,若求治於中醫,透過辨證論治,中醫臨床總能給予某一辨證結果,如脾胃虛弱、肝氣鬱結、心神失養、衛表不固、肝腎不足等等。也就是說,這類病人西醫未將其納入疾病範疇,是“未病”,而中醫將其視作“已病”。此時若積極予以“治未病”措施干預,可阻止該狀態繼續發展為西醫的“已病”。
人體的健康四態
一是健康未病態 ,即人體處於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
二是欲病未病態 即體內病理資訊隱匿存在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症狀或體徵的小疾小恙狀態,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
三是已病未傳態 即人體某一臟器出現了明顯病變,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及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係,病邪可能傳入其他臟腑,但病邪尚侷限在範疇,是“未病”,而中醫將其視作“已病”。此時若積極予以“治未病”措施干預,可阻止該狀態繼續發展為西醫的“已病”。
四是瘥後恢復態 罹患某種疾病,經診治後,疾病初愈,機體尚處於恢復狀態。
治未病的四個層次
一是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是醫學的最高目標,是健康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也是一名高明醫生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指在疾病無明顯症狀之前要採取措施,治病於初始,避免機體的失衡狀態繼續發展。這是潛病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三是已病早治,防止傳變:指疾病已經存在,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其由淺入深,或發生臟腑之間的傳變。這是欲病未病態、傳變未病態的治療原則。
四是瘥後調攝、防其復發:指疾病初愈正氣尚虛,邪氣留戀,機體處於不穩定狀態,機體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之時,此時機體或處於健康未病態、潛病未病態,或欲病未病態,故要注意調攝,防止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