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藥治病機理:祛除病邪、協調臟腑功能、糾正陰陽偏正偏衰的病理現象,從而恢復人體健康。即以藥物的陰陽偏性糾正疾病所表現的偏盛偏衰。(以偏糾偏)

中藥的效能:中藥在防治疾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效能和功能。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

中醫認為認為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氣)作用於人體,引起機體正邪鬥爭,從而導致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或臟腑經絡機能活動失常的結果。因此,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糾正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達到治癒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上述基本作用,是由於各種藥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將之稱為藥物的偏性,意思是說以藥物的偏性來糾正疾病所表現出來的陰陽偏盛偏衰。把藥物與療效有關的性質和效能統稱為藥性,它包括藥物發揮療效的物質基礎和治療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作用。它是藥物性質與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藥性形成的機制及其運用規律的理論稱為藥性理論,其基本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配伍、禁忌等。徐洄溪總結說:"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臟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藥性理論是我國曆代醫家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以陰陽、臟腑、經絡學說為依據,根據藥物的各種性質及所表現出來的治療作用總結出來的用藥規律。它是祖國醫學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研究、運用中藥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

10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血瘀是疑難病之源!三味中藥,消瘀血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