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熱水,是中國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更是中國養生文化的一大法寶。

早在《黃帝內經》就有“病至而治之湯液”的記載。《說文解字》說“湯,熱火也”,這裡的“湯”說的就是熱水。

現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熱水的身影。

不過,“熱水養生”可不是一句“多喝熱水”就能概括的。

喝熱水

中國人最愛喝熱水,事實上,多喝熱水,確實有不少好處,比如:

能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多餘水分;加速血液迴圈,起到暖身、排汗的作用;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腸蠕動。

不過,喝熱水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要控制溫度。

喝熱水並不是喝“燙水”,用於飲用的熱水,以40℃左右為宜,比如熱水燒開後,放置10~15分鐘,差不多就是適宜溫度,或者用嘴唇抿一抿,感覺不燙口就差不多了。

儘量避免喝反覆燒開的水,即使是使用飲水機,也最好“隨喝隨燒”。

浴熱水

熱水坐浴可以使區域性溫度增高,使肌肉鬆弛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並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對於經常久坐的人來說,熱水坐浴能夠促進區域性炎症滲出物的消散與吸收,還能預防痔瘡、肛裂、脫肛、肛門瘙癢、慢性前列腺炎及會陰部炎症等疾病。

坐浴時,水溫以不燙手為宜,每次泡15~20分鐘即可。

此外,坐浴前需注意以下幾點:

先排尿、排便,有利於坐浴效果。女性經期禁止坐浴。對男性來說,睪丸怕熱,比面板高一點的溫度就會使它的生精功能下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不宜坐浴。

燻“熱水”

倒一杯熱水,利用熱水蒸汽燻蒸面部,往往能帶給人很舒適的感覺,如果能著重燻一下眼睛及口鼻,還可以緩解多種不適症狀。

尤其是在感冒高發的冬季,經常用杯子裝滿熱水熏熏鼻子,即可滋潤肺臟。

有“上火”症狀的人,還可在水中加些大青葉或者金銀花等中藥材,能起到不錯的清熱祛火效果。

而對於經常出現眼睛乾澀的人群來說,將熱水放在面部下方,利用水蒸汽燻眼部,可以很好地緩解不適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熱水燻蒸面部時水溫不宜過高,選用45℃左右的溫開水最為舒適,還能防止燙傷。

每次燻蒸的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即可,在燻蒸眼部時,閉著眼睛效果更佳。

敷“熱水”

熱敷療法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區域性代謝、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炎症及瘀血的吸收的作用。

一般來說,下面這些不適,都可以嘗試用熱敷來解決:

乾眼症:用毛巾熱敷眼周可減輕眼睛疲勞。耳聾: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輕輕擦揉,可預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聾。頭暈:將熱毛巾放在後腦勺,每次數分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頭暈症狀。落枕:輕微落枕可用熱毛巾敷患處,並輕輕轉動頭部可改善不適。跌打損傷:運動損傷應激期不能進行熱敷,可在損傷發生2~3天,如不出血也無腫脹,可用熱毛巾熱敷緩解症狀。

需注意的是,熱敷時,應選擇潔淨的毛巾,在40~45℃中的熱水中浸泡,擰乾後敷於患病部位,接觸面板時應沒有灼痛感。

最好在患處蓋一層乾淨的布或棉墊,每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每次熱敷的時間15~20分鐘,每天敷3~4次。

泡熱水

泡腳是很多人鍾愛的養生行為,它的優點在此不做贅述,僅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需再次提醒大家:

晚上9點腎經氣血較衰弱,此時泡腳能滋腎養肝。

水溫以40℃~45℃、感到暖和舒適為宜,水量應淹沒腳踝,泡10~15分鐘,直到全身微熱、開始出汗即止。

泡腳時,還可以用紗布包15~20克花椒放入水中,並用手緩慢按摩雙腳。泡完應立即用毛巾擦乾,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

心功能不全、嚴重下肢血管病變、血壓不穩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熱水泡腳,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小貼士

與偏好冷水的西方人不同,中國人尤愛熱水,這與我們長久以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一方面,中國自古以農耕為主,由於穀物提供的熱量不夠,相比以肉食為主的西方人,我們體內蓄積熱量的能力偏低,因而更偏愛熱食;

另一方面,出於對飲用水的安全健康考慮,政府大力鼓勵、推廣喝開水,幾乎全民都有“喝開水不拉肚子”的意識。

有關文獻還指出,中國的陶器發展比西方要早得多,因此,我們的祖先更早懂得如何利用陶器炊具燒水,因此 才會把用熱水的習俗傳承下來。

用好“熱水”這個老祖宗留下的養生方,身體強健病痛少!

7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老年人吃晚餐大有講究,專家給出這4個飲食小建議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