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個人上了年紀以後,總會忍不住擔心自己身上會不會有什麼疾病,一些類似於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症這種看起來不是什麼大病但卻很普遍的病症,讓老年人心裡總是放不下。

王醫生也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我今年50歲了,要不要開始經常測量血壓,我該保持在多少呢?”或者是一些年輕人會問:“我的父親(母親)今年已經70歲了,血壓147/115是不是有些高了?”

其實對於身體狀況不錯的中老年人來說,只要血壓保持在正常的標準範圍,那都是很健康的。若是能保持在120/80左右的水平,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這是最有利於血管健康的標準值。

可是對於老年人來講,高血壓幾乎就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且高血壓一旦患上就無法徹底治癒,需要長期控制,那對於已經有高血壓的老年人來說,那應該是控制在多少呢?

其實不同年紀的老年人,也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血壓的控制標準,也是有一些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不同年齡的老年人血壓、血糖的控制合理的大概標準範圍。

首先我們要了解老年人高血壓的一些特點,相比較年輕化的高血壓,老年人的高血壓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正常的脈壓差,也就是高低壓之差應該是40mmHg左右,但是老年人的高壓和低壓一般會差別比較大,多是50mmHg以上,甚至會超過60mmHg。這種高低壓差得越大,就越要注意血管的健康問題,一般血管硬化的情況較多。

第二,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一般會患有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說冠心病或者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和高血壓同時存在,也可能是高血脂和高血壓同時存在,對於這些有著相關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綜合調理,這樣才能控制好風險。

第三,血壓比較難控制。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白天的時候還比較正常,可是晚上血壓就會迅速升高,還會發生餐後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等等,所以這種大的波動,不僅僅是難以控制,更多的是帶來了很大的心血管的疾病風險。

鑑於上述有關於老年高血壓患者的3個特點,我們就要考慮一些比較綜合的方面,不僅要控制高壓和低壓,還要考慮注意兩者之間相差的不要過多,還要兼顧血壓的波動,尤其是有著其他慢性病的老人,所以說,不同年紀不同的身體狀況,其血壓控制的目標也不一樣。

有些研究表示,血壓控制在120/80的以下,有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真的要遵循這麼“嚴格”的標準嗎?其實不用。

對於年輕人當然是可行的,可是對於身體素質比較低的老年人來說,這樣做其實是弊大於利的,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那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我們要怎麼做呢?給大家2點建議。

1.對於高壓和低壓都高的中老年人,考慮儘可能把血壓控制在130/80以下,如果還能再進一步降低,那120/80以下是最好的標準了。

2.對於單純的高壓過高的老年人,可以在兼顧低壓的情況下去降低高壓。有人曾經做過研究,說低壓的降低對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影響。不過最好不要這樣想,從生理上講,低壓是維持心臟舒張時各個器官血液灌注的重要指標,怎麼可能沒有影響?

所以,若是高低壓相差比較大的老年人,在降低高壓時一定要注意低壓的變化,如果實在是相差較大,那麼高壓保持140以下也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年齡在50歲左右的中年人,身體沒有其他慢性病的情況下,儘量把血壓保持在120/80左右是最好的;而年齡在60歲以上,若是沒有慢性疾病,也是這個標準。

對於70歲以上,身體有一些其他的慢性病,尤其是單純高壓很高,或者是低壓比較高的老年人,在兼顧身體綜合素質的同時,把高壓保持在140甚至是150以內也未嘗不可,身體的健康是要建立在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的,所以要兼顧著別的疾病對血壓做一些調整。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過年了,我們該怎麼吃,請把這一份飲食健康指南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