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水果酵素實在是不靠譜。
“酵素”這個日語詞彙,先被引進臺灣地區,後輾轉進入大陸,其實在規範的中文裡,它早就有一個正式的名字——酶。從化學結構上說,酶是一種蛋白質,與一般的蛋白質不同的是它具有“活性”,這個活性是指它可以促使特定的化學反應產生。
酶是大多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各種酶的缺乏往往會導致或大或小的疾病。
關於保健品,生產廠家和銷售商最常用的忽悠方法是:這個東西對身體很重要,所以你需要補充。有些成分,比如維生素或礦物質,如果身體真的缺乏,補充了就會有效。而酶,哪怕是身體真的缺乏,試圖透過口服來補充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至於“美容”“瘦身”“排毒”這類頗具吸引力的功效,更是鏡花水月,這是因為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其活性存在的基礎是其蛋白質保持完整的結構,酶被吃進肚子裡,先要經過胃,而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來說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胃中還有專門為這種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這些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酶到了小腸還會遇到強敵,那裡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是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成為一盤散沙,失去了完整結構的酶,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具有活性了。
水果酵素的製作過程大致是把某種水果加上糖,然後密封發酵。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發酵過程:外加的糖與水果中的糖為細菌生長提供了“主食”,加上水果中的其他營養成分,水果上攜帶的細菌獲得了安居樂業的生存空間,在細菌的代謝中,它被轉化成酒、乳酸、醋酸等,併產生各種各樣的酶。
如果非要把這些酶叫做水果酵素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在這種簡易的自制條件下,人們不可能對細菌的種類進行有效的選擇,也無法對產生的酶進行分析,如果口服這些酶真的能有什麼作用的話,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一下: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細菌,憑什麼你遇到的這些細菌就必須按你的期望只為你生產“美容”“瘦身”“排毒”的酶,而不給你生產一些“長胖”“變黑”甚至致病的美,不管制作水果酵素用的是哪種“高檔水果”,細菌們其實都不識貨,它們只認識其中的化學成分:糖、氨基酸、纖維素、礦物質等。
其實對我們來說,這個自制的過程並不陌生。如果把水果換成白菜,得到的東西叫酸菜;如果把水果換成蔬菜並加入大量的水,得到的東西叫泡菜;如果把水果換成煮熟的大豆得到的東西叫醬油;如果把水果換成煮熟的糯米,並加入經過人類精挑細選出來的酒麴,得到的東西叫酒釀……,這些傳統工藝經過了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摸索和試錯,嚴守工藝的話,產生有害成分的可能性也不大,與它們相比,水果酵素的不確定性要大一些。
如果不考慮製作水果酵素過程中的參與感,以及製作水果酵素所帶來的心理愉悅,僅僅從物質的角度來說,這樣製作出來的水果酵素,不喝出問題已經算是運氣好了,美容、瘦身、排毒只能是美好的願望,為了營養和健康,把水果直接吃了要明智得多。(雲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