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都置頂了毒雞湯
1
要說這個時代,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
男女對立嗎?明星八卦嗎?傷春悲秋的網抑雲嗎?
都不是,大概誰也沒想到,最熱門、最轟動、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話題,居然是:失眠。
近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表了最新的睡眠調查報告,一下子把輿論炸開了花,原來研究發現,中國14億人當中,居然有3億存在著睡眠障礙。
就是說,平均每5個人不到,就有1個人睡不好覺,這個人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更雪上加霜的是,過去一年裡,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人被迫宅在家的時間長了,睡覺的時間反而是越來越晚了,整體的入睡時間比以往延遲了2到3個小時,對於睡眠問題的搜尋量則增長了43%。
雖然養生文章天天都在說11點不睡,心肝脾肺腎都要垮,但據調查,有3/4的人,會在11點以後睡覺,更有1/3的人,要在凌晨1點以後入睡,現實可謂是非常骨感了。
甚至還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我知道了這樣一份新興職業:哄睡師。
哄睡師的出現,令人感覺有點像幾年前非常火的ASMR,只不過哄睡師更側重於一對一服務,但仔細想想,很多失眠患者眼中具有治癒奇效的聲音,其實就是雨聲、蟲鳴,以及來自別人的安撫。
當這些本該最自然、最隨處可見的聲音,也變成了需要明碼實價購買的東西時,年輕人的生活,究竟還剩下什麼是自己真正擁有的呢?
2
失眠,可謂一個老生常談的時代難題,很多人都說這屆年輕人不行啊,熬夜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差了,甚至連熬夜猝死的事件,也隔三岔五見諸報端,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各種養生文章和心靈雞湯也異軍突起,沒事就介紹點治失眠的偏方,要不就呼籲年輕人健康為上,少點熬夜,對於我們來說都已經司空見慣。
但要我說,熬夜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但知道了危害,大家就能洗心革面,重新成為一個早睡早起的健康青年嗎?我看懸。
在談論一切和失眠有關的話題之前,我們都要先明確一個問題:現代年輕人為什麼會失眠?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各方各面的現實壓力。
雖然現在國家富強、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但生活好不代表壓力小,事實上,現代年輕人的壓力,是我們的父輩、祖輩完全不能想象的。
我們經常能聽到父母說:“不就是上個班/上個學嗎,能有多大壓力?”但其實,時代變了,年輕人的壓力不來自體力消耗和溫飽問題,而是來自如何活得更有尊嚴。
在辦公室工作,和舊時代出賣勞力工作,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都是受老闆壓榨的打工人,都是一線基層,都沒有啥選擇的權利,父輩在城裡混不下去了,還能回家種地,我們要是混不下去了,還能幹什麼呢?
我們從小所受的培養、所形成的觀念,已經決定了我們真的沒有退路,唯一能想到的未來,就是在城市裡儘快找到一席之地,內捲到底,為此,我們可以接受996、007,接受老闆突如其來的開會和團建,也接受了不可能再像我們父母那樣,10點鐘就能準備睡覺的事實。
學生時代的我,也是一個11點不睡眼皮就直打架的人,但出來工作之後,10點鐘下班,6點多起床,天天被福報論洗腦,任務完不成,熬夜也要硬磕到底,還能咋的?
誰都知道熬夜不好,但只要打工人的困境無解、房價和其他高昂的生活成本無解,那熬夜的問題也同樣無解,不是年輕人不惜命,而是成年人,早已習慣了用命換錢。
3
工作或學習壓力,在客觀上剝奪了我們的睡眠的時間,還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壓力還導致行為模式的改變,那就是:不熬點夜,自己都覺得這一天過得不完整。
這種感覺,在網路上也曾引起過大家的共鳴,人稱“報復性熬夜”。
“報復性熬夜”其實屬於一種“補償心理”,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當我們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工作、學習、戀愛、伴侶、孩子,偏偏沒有花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心理總會產生一種不平衡的感覺。
我們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這是一種“補償”,但身體已經先於意識行動了起來,為了彌補那個被委屈的自己,大腦在我們終於輕鬆下來刷手機的時候,分泌出特別多的多巴胺,令人慾罷不能。
但畢竟,我們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只有晚上的那幾個小時,將時間給了心靈的放鬆,就註定身體無法放鬆,越累越想熬夜、越熬夜又越累的惡性迴圈,就此誕生。
在習慣之後,甚至到了週末或假期,我們都不想出門進行正常的社交,而是宅在家中繼續刷手機。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才有了這麼多碎片化的垃圾快樂,才有了諸如某音這種15秒一個的影片,愣生生能讓你刷上3小時的“有毒”財富密碼,它們令我們陷得更深不假,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現代人真的需要它們。
因此,我對現代人能“治好”熬夜這一點,一點都不樂觀,只要外部的客觀狀況無法改善,那麼熬夜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一種剛需。
我們無法左右老闆,無法決定放假,還不能決定熬點夜嘛?
畢竟,這是我們能夠自由控制,且最容易獲得的快樂了。
4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說我就支援熬夜,熬夜大法好,而是,我們真的不必將熬夜視作洪水猛獸,非得和自己較勁。與其一邊負罪感滿滿,偏又管不住自己熬夜,還不如看透熬夜背後的原理,將熬夜當作一種調節手段,愉快但不沉迷地熬夜。
就像大家都知道抽菸喝酒不好,但依然該抽抽,該喝喝一樣,單純說教,是永遠治不好熬夜的,還不如好好教教人們,怎樣能在熬夜和健康之間取得平衡。
畢竟,時代是真的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童話故事,既然如此,我們對於作息的標準,也應該相應改一下,不要用以前很刻板的那套“一定要睡夠多少個小時”、“一定要在幾點前睡覺”,來衡量睡眠的時間和質量了。
在這點上,科學研究也早就給出了證據支援,傳統的“一天睡8小時”的觀點,其實是非常粗暴的,實際上,睡眠時長需要因年齡段和每個人的體質而異,最重要的不是時長,而是一定要夠睡眠週期。
比如說,如果你的睡眠週期是90分鐘,一晚上睡4個週期,那麼睡6個小時,也一樣能滿足需要。
現在各種健康產品都能測睡眠週期,比如智慧手錶等等,建議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測一下自己的睡眠週期,瞭解自己大概每晚需要睡幾個小時。
其他的時間中,只要不把自己弄得太過興奮,難以入睡,那適當晚睡一點,偶爾在放假時熬熬夜,反正白天也可以補覺,真的無傷大雅。
保持愉快的心情,有時真的比什麼治療方案、花式哄睡、打針吃藥有效多了,如果熬夜註定成為現代人新的生活習慣,那就讓我們擁抱它,和它和諧相處吧。
最後,祝各位小夥伴熬夜熬得適當,浪得愉快,睡得香甜哦。
文 | 毒哥&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