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冬吃蘿蔔夏吃薑」,真的是冬天多吃蘿蔔夏天多吃薑嗎?
不得不說目前市場上的各類養生書籍琳琅滿目,電視上的養生節目也是五花八門,像「冬吃蘿蔔夏吃薑」這樣的養生理念也是被吹捧得神乎其神。
但作為醫生,出於職業習慣,有些觀點的確值得去學習,但也總是會有一些不完全認同的理論。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這是一句民間俗語。大家都這麼說,但其中的道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又應該怎麼去指導大家正確對待這蘿蔔和姜呢?
相信很多人的理解是冬天就是要多吃蘿蔔,夏天就是要多吃薑。況且還有不同的所謂的名家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大概的意思是,在夏天,人的陽氣會浮在外面,而此時人體的五臟六腑相對虛弱,內臟比較寒溼,所以夏天一定要吃些溫熱的東西。因此,選擇姜這種辛溫的東西,就會對人體起到一種保護的作用。
相反呢,人在冬天也有自保的功能,身體會把陽氣收回來,用於保護內臟。這個時候容易造成五臟六腑鬱熱的格局,所以吃些清涼順氣的,比如蘿蔔就可以理順氣機。
這個解釋乍一聽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我們很容易對其提出幾點質疑。
首先,夏天人體陽氣趨於表是沒有錯的,但是陽氣趨於表,內臟就寒溼了嗎?稍微瞭解中醫的人都會明白,內臟寒溼可是一種很不好的病態啊。
其次,夏天吃溫熱的東西真的就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了嗎?要知道,諸如像胃火熾盛的人,或者說那些具有實熱證或者溼熱證的人,往往都是由於飲食的辛辣刺激所導致的。
另外,冬天的時候五臟六腑就容易鬱熱嗎?我在臨床中見到的更多情況反倒是一到冬天,症狀表現就會非常明顯的那些虛寒證,這個時候我是絕對不會建議這樣的病人再去吃一些清涼之品的。
所以,明白了以上道理之後,接下來就要對「冬吃蘿蔔夏吃薑」驗明正身了。
蘿蔔,藥食同源。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味辛、甘,可以入脾經,也可以入胃經。在中醫當中,具有消積導滯、化痰止咳、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另外,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蘿蔔還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比如說蘿蔔當中所含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有阻止亞硝胺致癌合成的作用。
關於蘿蔔在民間的俗語,據我所知,除了剛才咱們所提到的「冬吃蘿蔔夏吃薑,不要醫生開藥方」之外,還有諸如像「蘿蔔上市,醫生沒事」「蘿蔔進城,醫生關門」等等說法。
我在臨床上會用到蘿蔔籽,中藥名叫萊菔子。萊菔子性平,味辛、甘,可以歸肺經,也可以歸脾經和胃經。在臨床當中萊菔子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作用。萊菔子的功效比蘿蔔要大很多,我經常會把它用在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咳嗽、咳痰、喘氣等不同的臨床症狀當中。
我們再來說這可以入藥的姜,我在處方中會用到三種姜,分別是生薑、乾薑和炮姜。「冬吃蘿蔔夏吃薑」的「姜」指的應該是普通百姓都能方便吃到的生薑。所以我們就來詳細地聊一聊這生薑。
從中醫的藥性來考慮,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又可以溫中止嘔,有解毒的作用。臨床當中經常用於治療像外感風寒或者是胃寒嘔吐這樣的病症,所以前人也經常會把生薑叫作「嘔家聖藥」。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生薑在治療嘔吐方面是一味非常好的藥,聖藥!
按照中醫理論來說,生薑其實是一味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都有一句話叫作「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宋代詩人蘇東坡在《東坡雜記》當中曾經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杭州錢塘淨慈寺有一位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就是說這個老和尚雖然80多歲了,但是面色非常的年輕。
蘇東坡向老和尚討教是如何保持年輕的呢,老和尚回答的原話是,「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說自己服用了40年的生薑,所以才不容易老去。另外還有一個傳說,在傳說中,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當時盜的那個仙草就是生薑芽,於是生薑還有一個別名叫「還魂草」,而薑湯也叫「還魂湯」。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蘿蔔和生薑的確具有很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兩者主要作用在人體的中焦脾胃,可以使我們的脾胃健運、氣機順暢。於是自然就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但是,吃蘿蔔就要在冬天吃嗎?吃薑就要在夏天吃嗎?絕對不要這樣認為!
首先,中藥裡面幾乎沒有任何一味藥是規定必須要在某個特定的季節才能吃的。咱們來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像附子、肉桂這樣的藥,當屬大辛大熱之品,難道夏天就不能吃嗎?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如果一個在夏天來就診的病人確實是腎陽虛證,那完全可以服用附子、肉桂這樣的大辛大熱之品。
其次,「冬吃蘿蔔夏吃薑」是漢語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叫作互文的修辭方法。就是上下兩句或者是一句話當中的兩個部分,看似是說的兩件事情,其實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情。
咱們舉個例子,在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著名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詩《出塞》,當中有一句詩是「秦時明月漢時關」。當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您不能把它理解成月亮是秦時的月亮,邊關是漢朝的邊關,而著實應該把它理解為是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
同理,再舉一個例子,杜牧曾經寫過的一首詩叫作《泊秦淮》,在這首詩當中有一句「煙籠寒水月籠沙」,那您就同樣應該把它理解為是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嘛。
透過以上兩個例子你就會發現,對於我們所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就應該把它理解為是冬夏都可以吃,甚至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只是用冬夏的說法來代替了一年四季。就相當於幾度春秋指的不只是春天和秋天,指的是一年四季嘛,而現在我們說的「冬夏」也指的是一年四季。
於是,我又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判曲《枉凝眉》當中有句讓人覺得很傷感的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那不也就是眼淚流了一年四季嘛!
最後,依據蘿蔔和姜生長的一般規律,蘿蔔一般在九月中旬以後秋冬季節收穫,生薑一般從七八月即可陸續採收。所以「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中,也只不過剛好吃的是應季的食物罷了!
所以當您閱讀完本講之後,明白道理之後,生活當中您對某些觀點的認知也一定要靈活掌握。如果一味地死搬硬套,那就會很受傷。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現在很多人晚上不吃薑,說「晚吃薑,賽砒霜」。我說如果真要如此死板,那廚師豈不是都得失業了?因為廚師一年四季,一天三頓,做菜都得用姜,對不對?其實我們人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吃的東西五花八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總體上把握平衡就可以了,不可太過較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