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屬於中醫範疇,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在中醫理論中,溼氣被認為是“萬惡之邪”。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整天大魚大肉、缺乏運動、熬夜等不良習慣,使得體內陰盛陽虛,邪溼內蘊。而水溼主要是通過脾臟來運化的,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往往也合併著脾虛,脾虛則不能運化水溼,這樣溼邪就停止於體內,成了溼氣,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有溼。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有溼氣呢?
首先溼性黏膩,溼氣重的人早上起床會覺得特別困,即使晚上很早睡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其次看大便,如果是長時間便溏、便後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用水也衝不掉,這也提示有溼氣。此外還可以看舌苔,健康的人的舌是淡紅而潤澤的,舌面有一層薄白的舌苔,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是有溼氣,舌苔會比較厚,而且是發黃發膩的。
針對體內的溼氣,我們除了少吃肥膩甘實的肉類、戒酒,少熬夜,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以外,我們還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溼作用的食材,比如山藥、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以上這些食材既可以燉湯喝你,也可以一起熬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