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貫煎出自清朝魏玉璜編寫的《續名醫類案》。原方組成:北沙參、麥冬、當歸、地黃、杞子、川楝子。一貫煎主要用於內科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疾病,如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胃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乾燥綜合徵、心肌炎等。

本方的使用指徵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①肝胃不和徵象:胸脅疼痛,或肝區隱痛,吞酸嘔苦。

②陰虛內熱徵象:口乾舌燥,咽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骨蒸顴紅,神疲乏力,或見脅肋隱痛,或鼻衄,或腰膝痠軟。

有醫家介紹了臨床使用加減一貫煎的經驗:有將川楝子改為白薇,以加強清虛熱作用;有些加白芍、阿膠、龜板、天花粉、玉竹、五味子、川貝、百合等,以加強養陰作用;也有加太子參、生黃芪以達氣陰雙補的目的;或加丹皮、山梔、連翹等清熱瀉火藥。

方中各藥的用量情況:生地黃(或熟地黃)12~30g,沙參10~30g,當歸10~15g,枸杞子12~20g,麥冬12~30g,川楝子9~10g。

關於本方的使用禁忌,有人認為肝膽溼熱證、肝氣鬱滯證不宜;也有人認為裡熱熾盛、表邪不解,或脾虛便溏,或無陰虛證候者不宜使用本方。

在此介紹4位醫家在使用一貫煎時各自的特點。

汪達成:主任醫師,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院長、基礎部主任。

適應範圍:慢性遷延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見肝陰耗傷者。

經驗處方:北沙參10g,麥冬10g,當歸15g,地黃30g,杞子12g。

用方指徵:肝病遷延日久,舌質較紅,脈細數無力,肝區隱痛,神疲無力者。

禁忌:舌質淡紅,舌苔厚膩,納谷不香,大便稀溏者不宜。

體會:慢性遷延性肝炎或肝炎後肝硬化,肝陰已有耗傷者,使用本方可改善症狀,增強體質,促使肝功能好轉。

張崇鄯:主任中醫師,肝膽病專家,原中醫研究所副所長。

經驗處方:生地15~30g,沙參10~20g,麥冬15~30g,當歸10~12g,枸杞子12~20g,白薇15~60g,生甘草10~15g。

適應範圍:乾燥綜合徵以及部分外分泌腺疾病(唾液腺、淚腺等),以及低酸性胃炎、胃竇炎、萎縮性胃炎、肝炎綜合徵。

禁忌:無陰虛證候,病程尚短的實證不宜使用本方。

體會:本方是用一貫煎原方減川楝子,加白薇、生甘草變化而來,保留了原方滋陰養血,補肝腎的作用,目的是強化原方對虛熱、久病鬱熱、伏熱、毒熱的清解作用,使滋陰養血與清熱涼血解毒的綜合功效更為突出。退虛熱,或退虛中夾實的鬱熱、毒熱、伏熱是使用本方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而白薇、生甘草的加入可擔當此任。因此,用好白薇、生甘草是用好本方的一個關鍵。高熱時,白薇是退熱的主攻手,最大量可用至60g,一般在15g左右為宜,而生甘草不低於10g,但也不要超過15g為宜,特別是久用本方時,生甘草更不宜劑量過大。

張瑞霞:主任醫師,1960年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醫療系。

經驗處方:沙參12g,當歸15g,麥冬12g,生地30g,川楝子9g,枸杞子12g。

適應範圍:脅痛、發熱、盜汗、血證。

用方指徵:脅痛隱隱不休,咽乾口燥,腰膝酸困,潮熱盜汗,乏力,鼻衄,舌紅少苔,脈細弱。

禁忌:肝膽溼熱證、肝鬱氣滯證禁用。

體會:氣陰兩虛,見右脅隱疼,咽乾口燥,身倦乏力,本方加太子參、生黃芪;陰虛內熱,見右脅隱痛,腰膝酸困,潮熱,盜汗,鼻衄,舌紅少苔,脈細弱,本方加丹皮、生梔子、連翹;肝血不足,見右脅隱痛,多夢,失眠,乏力,下肢轉筋,頭目眩暈,婦女月經量少,爪甲不華,本方加白芍、雞血藤、桑寄生。

高忠英:主任醫師、教授。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

經驗處方:生熟地各20g,枸杞子15g,麥冬12g,當歸12g,北沙參30g,川楝子10g。

適應範圍:肺炎恢復期、急慢性乙肝恢復期、心肌炎後期、熱病後期、乾燥綜合徵。

用方指徵:陰虛證。症見口燥咽乾,潮熱盜汗,骨蒸顴紅,五心煩熱,舌紅無苔少津,脈細數。

禁忌:裡熱熾盛,表邪不解,及脾虛便溏者忌用,誤用可致滋膩戀邪。

體會:肝陰虛甚,加白芍、枸杞子;累及腎陰,加女貞子、旱蓮草;肝腎大傷者,加阿膠、龜板;心陰虛,加太子參、五味子;肺陰虛,加川貝、百合;胃陰受損,加玉竹、花粉。全方滋陰養液,有縱貫上下之功,配伍得宜,應用廣泛。(本文摘自黃煌主編《名中醫論方藥》)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病來如山倒,凡事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 生病後的記錄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