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源自仙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即不吃五穀雜糧,而以藥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食,是古人一種十分時尚的養生方式。那麼問題來了,“辟穀”這種養生方式真的有科學依據嗎?顧魏來回答~
一群美國人改良了此法,並進行了科學研究,最終得到美國心臟病協會的認可。改良版的“辟穀”,美國人管它叫TRE——限時進食,他們將參與者的每日進食時間窗從≥14小時縮短至自選的10小時,持續12周後,他們發現有時間限制的飲食導致體重減輕,體脂率更合理,血壓降低,血脂水平降低。
真有這麼神奇?是的,真有這麼神奇。因為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和24小時內長時間的進食都會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導致“過勞肥”。而限時進食按照晝夜節律進食,每日持續禁食12-16小時,在早餐時間增加食物攝入量,在晚餐時間減少食物攝入量。限時進食透過每天一致的進食和禁食週期,能夠緩解晝夜節律紊亂,促進代謝穩態的改善,從而幫助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
研究者將10小時的限時進食視窗規定在早7點到晚9點之間,最後一餐至少在睡覺前2小時進食,在不明顯改變體力活動或飲食質量或數量的情況下,受試者不僅出現了體重下降,還伴隨睡眠時間延長和/或睡眠效率提高。由於這種飲食模式是透過推遲和提前進餐時間,而不是不進餐來實現的,受試者的依從性很高,約63%的受試者在完成干預後約16個月仍在一定程度上堅持著限時進食。
雖然更短的進食視窗,可能會產生更明顯的體重下降,但從高依從性、低營養不良率和低退出率來看,限時的10小時視窗是較為可行的,而將進食視窗延長到12小時之後體重不會發生明顯下降。
顧魏大醫生說:早餐吃晚一點,晚餐吃早一點,按時吃飯,減重不難,改良版的“辟穀”療法儂get到了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