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臉色蠟黃,嘴脣無血色

黃面板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特徵。

不過,黃色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

正常的黃色應當是明亮、潤澤、含蓄的,並且有紅色摻雜其間。

如果黃色太過、黃色不及、黃色一色獨顯或者與青黑等顏色一起顯現,那就是病色。

中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負責運化水谷,人吃飯、喝水以後,就是通過脾胃消化、吸收精華,轉變為氣血,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人吃進去的飯、喝進去的水不能正常運化,無法供給五臟六腑營養。於是血液減少了,其結果就是臉色變白、變黃。其實臉色發黃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一般出現脾虛的情況就會表現出臉色發黃。

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導致面板越來越黃,變成“萎黃”,也就是臉色看起來特別嚇人,人會慢慢變得消瘦。

與萎黃相反的是黃胖,即面色發黃且有虛腫。

這種表現一般源於兩種情況,一是既有脾虛又有溼邪,二是體內有寄生蟲。

比起萎黃和黃胖,黃疸要嚴重得多。黃疸屬於一色獨顯,又是病色太過,病人往往臉黃、身體黃、尿黃,連白眼珠都是黃的。很多肝病患者都會出現黃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就脾胃而言,臉色黃一般代表虛證或者溼證。

所謂虛證,即脾胃虛弱,溼一般也和脾有關係,脾虛可以生溼,溼氣重也可以影響脾的功能。

面色淡黃、枯槁無澤,多屬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氣血虧虛;

面黃而虛浮,為黃胖,為脾氣虛弱、水溼內停之候;

黃而泛紅,為溼熱;

淡黃而兼脘腹冷痛,多為中焦(就是說的脾胃)虛寒;

黃而面板乾枯、肌肉瘦削,多為胃陰虛。

臉色蠟黃,脾胃虛弱者,可以服用中成藥健脾胃進行治療,也可以採取食療進行調理,可以多進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也可以取紅棗、白朮、乾薑、雞內金煮汁煎服,效果較好。

嘴脣蒼白無血色的人,如果不是貧血,中醫則考慮脾虛。

脾華在脣,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的運化功能強健與否,可反映於脣:脾運強健,脣見色澤紅潤;脾失健運,則脣見萎黃與蒼白不澤。《黃帝內經》中指出:“口脣者,脾之官也”“脾開竅於口”“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說明脾開竅於口,脾胃有問題就會表現在口脣上。

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脣紅潤、乾溼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脣無血色、乾裂,則表明他的脾胃不好。因脾虛導致嘴脣無血色的人,不妨通過食補或藥補的方式健脾補血。

平時可以多吃點山藥,山藥滋陰補脾的功效非常好;也可以多吃些新鮮蔬果,比如油菜、小白菜、白蘿蔔、黃豆芽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還可以多吃梨這類水分充足的水果,這些蔬果能增加體內的水分,減輕脣部乾裂的情況。此外,還可以多吃滋陰潤肺之物,比如芝麻、蜂蜜等等。儘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生冷食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花生含油量高,最好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