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資料,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因發病年齡、糖化血紅蛋白(HbA1c)、肥胖、胰島素使用等亞組而異,而且每個亞組的組成存在種族/民族差異。
維克森林醫學院Mike Bancks博士講到,他們的發現為越來越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可以被劃分為更精細的疾病亞組,這些亞組的併發症風險不同。他們的研究納入了南亞、非西班牙裔白人、華裔、西班牙裔和美國黑人的臨床人群,使研究人群更加廣泛。
Bancks及其同事分析了兩項美國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的綜合資料,一項是生活在美國的南亞人動脈粥樣硬化的介質研究(MASALA),另一項是多種族動脈粥樣硬化研究(MESA)。MASALA研究物件是居住在芝加哥和舊金山市區年齡40~84歲的南亞成人,2010~2013年基線隨訪期間無心血管疾病,隨訪時間為2015~2018年。MESA研究物件包括來自美國6個大城市年齡45~84歲且無心血管疾病的白人、黑人、西班牙裔和華裔美國成人,基線隨訪時間為2000~2002年,之後進行5次隨訪。研究人員獲取並分析了人口統計、病史、用藥、健康行為、血液樣本和CT掃描等資料。
亞組的種族組成
研究中有1293例受試者(女性46.4%)患有糖尿病,其中南亞人217例、白人240例、華裔美國人125例、黑人387例、西班牙裔324例。研究人員將佇列分為5個亞組:老年糖尿病發病(n=554)、重度高血糖(n=340)、重度肥胖(n=259)、年輕糖尿病發病(n=19)和使用胰島素(n=121)。亞組組成因種族不同而不同。除了南亞人之外,最可能的亞組組成是老年糖尿病發病,他們最可能有重度高血糖。
Bancks指出,糖尿病亞組在種族/民族組成上並不統一。種族/民族的差異會帶來生活狀況、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差異,進而影響個體健康,包括個體發展為哪種糖尿病亞型。這些發現指引了未來的研究方向——確定糖尿病亞組成員的社會決定因素,從而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
不同亞組和種族的併發症風險
在5個糖尿病亞組中,有重度高血糖和重度肥胖的患者平均收縮壓最高。重度高血糖組總膽固醇最高,重度肥胖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低。重度高血糖組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最高,而年輕糖尿病發病組發生ASCVD的風險最低。重度高血糖組的校正平均腎小球濾過率也最高,而使用胰島素組最低。
176例受試者基線時有慢性腎病(CKD)。在不同種族人群中,白人受試者的CKD患病率最高。在校正種族和臨床危險因素後,使用胰島素組發生CKD的機率最高,而重度高血糖組的發生率最低。在基線無CKD的人群中,隨訪時有176例受試者發生CKD。黑人和西班牙裔受試者發生CKD的機率最高,兩組均>20%。在校正分析中,使用胰島素組發生CKD的風險最高。
基線時,782例受試者的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0,435例CAC評分>100。當按種族劃分時,黑人基線時發生CAC的機率最低。在校正分析中,年輕糖尿病發病組和胰島素使用組發生CAC的機率最高。在基線CAC評分為0的個體中,隨訪時有127例發生CAC。按種族劃分,南亞人發生CAC的機率最高,而華裔、黑人和西班牙裔受試者發生CAC的機率最低。校正分析顯示,重度高血糖亞組發生CAC的機率最高,而年輕糖尿病發病組發生CAC的機率最低。
研究人員寫道,這項研究結果可以被醫生用於為糖尿病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Bancks表示,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確定患者最接近的糖尿病亞組,以及該糖尿病亞組最可能出現的亞臨床併發症,然後與患者制定策略,以防止臨床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Bancks MP, et 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Subgroups With Race/Ethnicity, Risk Factor Burden and Complications: The MASALA and MESA Studi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an 27:dgaa962. doi: 10.1210/clinem/dgaa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