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一年當中,四季的氣候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之不同,自然界中的一切植物,受了四季(時)氣候變化的影響,於是便形成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古代醫家在生活實踐中,認識到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並以“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敘述了四時氣候的不同養生方法,歸納總結《內經》原文可用下表表示:

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認識到機體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統一的基礎上,對四時養生方法所作的具體說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論》中“法於陰陽”這一攝生原則的具體化。這種適應四時之變的養生方法,對保護健康和預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體現了祖國醫學的整體觀念。

但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一養生法則,歷代注家確對此解釋不一。

①馬蒔認為:“所以聖人春夏而有養生養長之道者,養陽氣也;秋冬而有養收養藏之道者,養陰氣也。正以順其根耳,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黃帝內經注證發微·卷一》四時陰陽是萬物之根本,因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應之。所以春夏當順其生長之氣,即養陽也;秋冬當順其收藏之氣,即養陰也。其觀點簡單樸素,較符合《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的養生原則。

②王冰認為“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其陰。”(《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明春夏陽盛,而易傷陰,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陽亢,秋冬陰盛而陽氣不足,故宜食溫熱而益其陽。又說:“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所致。

③張志聰註解為“四時陰陽之氣,生長收藏,化育萬物, 故為萬物之極本。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黃帝內經素問集註·四氣調神大論》)所謂“根”,是指人體內部,透過調養使內虛恢復,就不易發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姚止庵亦同意張氏觀點,認為春夏二季陽氣旺盛,而人體的陽氣亦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二季氣候寒冷,陰氣旺盛,人體應之,則陰氣外盛而內虛,從而提示四時陰陽變化與人體生命活動關係。

④張介賓則認為“陽為陰之根,養春夏之陽是為了養秋冬之陰;陰為陽之基,養秋冬之陰是為了養春夏之陽。”故張氏明確指出:“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類經·攝生》)其所以強調這一觀點,主要是順其時令,調養陰陽,防患於未然。因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瀉,此陰勝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熱,傷此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證,此陽勝之為病也”(《類經·攝生》)。

縱觀上述,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經文先後連貫來看,春夏秋冬四時陰陽變化是肯定的,它是促使萬物生長收藏的根本動力,人體亦應順從四時陰陽而調之,故春夏養陽以助生長之能,秋冬養陰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則災害生矣。其想說明的道理與《素問·上古天真論》“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是一致的,主張從生活起居,飲食勞倦,精神情志等方而進行調養,以保持正氣來預防疾病的發生,也體現了防病於未然的思想。

總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一原則,是由於各醫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出發點不一致,故立論各異。如春夏溫補陽氣,秋冬滋養陰液說;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說;體質偏頗補救說;春夏祛溼以養陽,秋冬潤燥以養陰說;春夏顧護六腑,秋冬調補五臟說;春夏調理心肝,秋冬調理肺腎說等。這些觀點各有論據,充實發展了這一原則,為臨床應用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25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立春後中老年人經常曬太陽,堪比“鈣片”,對身體有這4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