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在路上跑,人在路上走,明天和意外誰曉得那個先來,萬一真有個不幸,被車輛親密接觸,輕者流血破皮,重者斷手斷腳。免不了送醫治療,一頓操作,清創手術,上鋼板、夾石膏,傷筋動骨一百天,三個月後就好了。
這是舊觀念,現代醫學認為骨折術後應該早期訓練。骨折處理三要素:復位,固定、功能訓練。開完刀,上完鋼板,骨科醫生、骨科護士查房都會囑咐你一句:手術很成功,接下來好好訓練,大膽動,多動動。至於怎麼動,動多少,沒人告訴你,你也不懂,全靠自己摸著石頭走著瞧。
其實按照醫療體系流程設定看來,這應該是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開始登場施展專業才華的時候。但是現階段由於某些因素,沒等到專業康復團隊過來,已經出院了,帶著滿滿希望,自行回家康復訓練去了。等一兩個月出現問題才回來複診,才回來康復,為時已晚,關節黏連、僵硬、萎縮一系列問題出現。免不了被骨科醫生數落幾句,怎麼這麼交待,訓練還不上心,趕緊去康復科看看。
手術很成功,結果很糟糕。
這樣結果是悲哀的,也遲了,錯過了黃金康復期,後面的罪誰受過才真的懂。那怎麼辦?自己康復沒人教不會,康復團隊沒輪到已出院。別急,幾個小動作教給你,自己早期真正動起來,就算遺留有部分功能障礙,後期康復也會迎刃而解。
1、上肢骨折:用力握拳
2、下肢骨折:用力翹腳背
3、臨近關節最大範圍主動運動
4、受累關節無痛範圍被動運動
簡簡單單4個動作,把功能障礙預防在起始階段。就算做不了也沒關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完手術甚至剛受傷骨折都要想到康復科,康復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推拿按摩,揉胳膊擰腿的,是以功能障礙為主的臨床一級學科。聽聽他們的意見,會診要不了幾個錢。
骨科成功,手術一半,康復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