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一個“立”字表明開始之意,立春代表春天的到來。

農諺曰“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這時人們會走出門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進而踏青尋春。

不過,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尤其是處於立春時節的初春,氣候特點還是乍暖還寒,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疾病。

立春時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意思是說由於冬天感受寒邪,寒邪藏於體內,日久化熱,春陽外發時邪氣會隨著陽氣外出而發生溫病。

溫病主要指的是西醫學中的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風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季節性流行病。

忽冷忽熱的天氣導致人體體表組織的調節機能不能對驟變的冷熱刺激做出迅速反應,如果穿得單薄,一旦著涼就會感冒;如果衣著過厚、動輒流汗,又易使體內的體溫調節紊亂而引起疾病。

因此初春時節應穿著適當、運動適度,避免著涼生病。

立春前後,陽光明媚和寒氣襲人經常交替出現,氣溫、氣壓、溼度的變化較大,適應天氣變化能力較差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引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機率也會增大。

按照“春捂秋凍”的道理,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冬裝還是慢脫為宜。

在寒冷的北方,立春還只是名義上的春天到來,實際上仍是寒冷肆虐,就更應注意禦寒保暖。

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

立春時節除了注意禦寒保暖、預防疾病外,還應注意飲食方面的調養。中醫學認為肝稟風木、外合於春,故春天人體的肝氣易亢。

肝旺傷脾,從而影響脾胃對飲食的傳輸和消化功能。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在氣候由寒轉暖的春天,人們飲食生活的安排需順應陰退陽長的天時。

紅 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

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

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蜂 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

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韭 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

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

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櫻 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

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

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如吃不了櫻桃,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八類女性易患上宮外孕,你屬於哪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