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覺得父母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他們能夠做到很多我們做不到的事,幫我們完成很多的心願,是我們最大的依靠。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逐漸成為了父母的依靠,身體硬朗的老人,會透過孩子接觸一些新鮮事物,身體不好的,幾乎就全部都依靠孩子了。
比如得了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離開別人的照顧就無法生活。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痴呆類疾病,患病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喪失,直至思考和行為能力漸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據統計全球每3秒就有1人患上痴呆症,95%的人自認在劫難逃,目前中國至少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全球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全球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將達到1.5億之多。
阿爾茲海默症通常發生在60歲之後,越長壽,患病風險就越高。每當兒女看到曾經最親近的父母親,居然認不出自己時,心中禁不住會有無盡的悲涼。同時還會隱隱擔心,自己老了會不會也和父母一樣?
林靜是一家國企的高管,她母親在80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她每次回家看到曾經精明能幹的母親,變得連自己一個小時前吃過什麼東西都記不得,就覺得揪心的痛。看著一臉茫然的母親,她不可抑制地感到恐慌,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會變得和母親一樣。每當她找不到某件東西,每當她忘記某件事情……她都會情不自禁地想,這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
這應該是許多阿爾茨海默病人家屬的心態,除了心痛病人外,對未來的恐懼也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那麼,有沒有可能有效的避免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如何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記憶消失得更慢些,讓記憶的橡皮擦放慢它抹去記憶的速度呢?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腦健康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迪恩.謝扎和艾伊莎.謝扎寫的《阿爾茨海默病自我管理全書》幫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作者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有90%的阿爾茨海默病是可以預防的,而剩餘的10%有著強大認知衰退遺傳風險的人,則有可能將這種疾病的來臨推遲10-15年。
阿爾茨海默病形成是源於大腦的衰退,很多的患者和家屬都認為大腦衰退是從症狀產生時開始的,而事實上,在確診前的若干年前,患者就已經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了。在這幾十年裡,大腦越來越容易受到飲食、鍛鍊、長期壓力管理、睡眠質量以及認知能力鍛鍊方式的影響。人們到了六七十歲時,大腦無法彌補我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損失,就產生了思維和記憶能力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
阿爾茨海默病可分為7個階段
第一階段潛伏期和第二階段輕度衰退階段持續時間高達40年之久,在這兩個階段,人們只是表現偶爾健忘,日常生活絲毫不受影響,一般不會引起患者和家屬的重視。
到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出現輕度認知障礙,會頻繁地丟東西、忘記很多事,很費力地去完成他們曾經很容易完成的事情,這時候人們才會想到患者是生病了。這個階段的患者是有可能逆轉的。
到第四階段輕度和中度痴呆後,患者的認知和記憶會遇上很多的困難,他們會忘記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經歷,也記不清自己上週做過什麼。
到第五階段中度和中度痴呆時,患者的生活已經需要人協助了,至於洗澡、刷牙、上廁所這樣的事情都需要人提醒。
第六階段重度痴呆的患者需要專業的護理,這一階段的患者會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可能會認不出自己的親屬,但卻會非常依賴一位特別的親屬,哪怕短時間的離開都會令他很焦慮。
痴呆的最後階段,患者的食慾很差,存在吞嚥和行走困難,幾乎不說話,這個階段的患者所有日常活動都需要幫助。
身為患者家屬的兩位權威專家,根據前沿研究成果和多年臨床經驗首創“神經元計劃”,圍繞營養、鍛鍊、放鬆、睡眠和最佳化五個維度,在實際操作和個性化需求方面設計了量化和精細的自我測評和管理方案。
透過計劃的實施,可以有效的延長潛伏期和輕度衰退期,在前三個階段,患者可以透過自我管理進行逆轉,後四個階段的患者也可透過“神經元計劃”讓患者的症狀有所改善。
書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對神經元計劃做了詳盡的描述,從食物的選擇、運動的方式、放鬆的方法、恢復的過程以及大腦最佳化的方式,都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辦法,按照書上的步驟,我們能夠很輕鬆透過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來改善自己的體質,從而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也能夠透過運用書上的一些辦法去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親人,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更好些。
在本書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學會製作美味易上手的健康餐,進行簡單負擔小的鍛鍊,化解日常壓力擁有七八個小時的精緻睡眠,維持大腦活躍,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一段健康、優雅、有尊嚴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