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膝關節痛,從4種口服藥物說起。
二、外用藥好還是口服藥好?
膝關節疼痛的人多嗎?
問問身邊的人你就知道了,膝關節的問題可真不少。
特別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有骨關節炎,有研究顯示我國膝關節有症狀的關節炎患者已經達到了8.1%。
而疼痛往往是這些患者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就診最首要的因素。
而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的治療,大家最重視的就是用什麼藥物了。
很多人都知道氨糖氨糖全名叫做氨基葡萄糖,其實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之一,但是對於這類疾病,臨床中的一線用藥可沒有這麼簡單。
一、從4種口服藥物說起。很多人只知道氨糖,但其實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來說,總共有4種藥物是可以選擇的。
1.非甾體抗炎藥。
其實非甾體抗炎藥是骨關節炎患者最常用的藥物,也是一線藥物。
而且在諸多種類當中,最常用的也是首選的藥物,就是選擇性環氧化酶二抑制劑,看著挺繞口的,但主要的藥物就是塞來昔布,艾瑞西布。
這種藥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緩解疼痛,而且還能減輕炎症反應。
無論是治標還是治本,都可以達到目的。
而且選擇性抑制劑,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但一定要注意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劑量,一直是比較關注的重點話題。
因為非甾體抗炎藥有一種效應叫做天花板效應,也就是說達到一定藥量之後,即使再多吃,效果也不會增加,還會讓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雖然藥比較好,但是也別急於求成。
2.緩解關節疼痛的慢性藥物。
翻了翻指南,這類藥物其實也有很多,不光可以緩解關節疼痛還能減輕炎症性腫脹。
這類藥物就包括我們常聽到的氨基葡萄糖,雖然也可以使用,但毫無疑問並沒有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更顯著。
除了我們所熟悉的氨糖,還有地奧司明和雙醋瑞因。
3.阿片類鎮痛藥。
這類藥物其實也很常用,包括弱阿片類鎮痛藥以及強阿片類鎮痛藥。
可是這類藥物不是隨便用的,只有在非甾體抗炎藥無效或者有禁忌症的時候才會考慮。
因為阿片類鎮痛藥是可以成癮的,同時不良反應也很多,所以應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
4.抗焦慮藥。
一些心理的問題也會導致疼痛產生,所以應用抗焦慮藥之後,一部分患者的抑鬱和焦慮情緒就有所改善。
特別是對關節置換術後的慢性疼痛是十分有效的。
二、外用藥好還是口服藥好?除了藥物的選擇,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用哪類藥物,是外用的好還是口服的好呢?
其實這是可以探討一下的好話題。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是有階梯性的,也就是說只有在一個階梯的治療不好使或者沒有多大作用時,才會考慮去下一個階梯。
市面上也有販賣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外部膏藥,當然也有更多的患者會選擇口服藥物。
而在外用藥物之外可以選擇口服藥物。
如果二者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會選擇肛門栓劑以及靜脈注射,當然最直接的做法也就是關節腔內注射藥物了,只不過是有創操作,一般不會這樣選擇。
而如果選擇關節腔內注射的話,醫生常常會用很多種藥物同時進行注射,比如糖皮質激素和玻璃酸鈉一起用。
不過必須要強調一下,這種方式是侵入性操作,一定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規範流程,避免關節感染的可能。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是非常深奧也值得探討的。
除了應用藥物之外,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注意,比如在生活中應該更加規範地使用,膝關節不要讓膝關節承受太多的壓力。
避免長途疲勞奔走,也不要爬山和經常上下樓梯。
當然增加肌肉力量和減輕身體重量是所有中老年人的必修課,不單單只是骨關節炎患者所需要注意的。
膝骨關節炎發病率是很高的,而且病程往往很長,對生活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
只有提高對這種疾病的認識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並且減少中老年人因病致殘的情況。
關注膝關節,就是關注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