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的你拿上手機,誰也不愛!
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每天大約會刷手機85次,所消耗的時間大概是3小時。而大學生每天刷手機約9.5小時,超過一個工作日。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這樣一則通知: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學校不得使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要知道,對手機上癮的,可不僅是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很多成年人也深陷其中。妙妹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手機是怎麼和人類“相愛相殺”的!
手機為什麼讓人上癮?手機成癮跟酒精、藥物等成癮原理是一樣的,都跟大腦的多巴胺獎賞機制有關。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負責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
你可知手機對人們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手機上癮會造成什麼危害?1.影響社交能力
人們透過聊天工具很容易在線上交流,這不單單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長期使用手機溝通很可能導致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變得膽怯,導致社交能力下降。
2.影響身體健康
手機螢幕比電腦、電視對視力的影響更大。
短波藍光的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這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我們的眼底健康。
長時間看手機,眼睛會不自覺的離螢幕更近,就很可能會造成乾眼症、青光眼等。乾眼症指的是各種原因造成淚液減少,從而導致的淚膜穩定性下降,引起眼部不適的疾病。
青光眼是一組威脅和損害視神經及其視覺通路的疾病,可能導致視覺功能損害,主要與病理性眼壓升高有關。
3.影響心理健康
沉迷手機會把自己侷限在虛擬世界裡,而手機上難免出現一些消、不健康的資訊,對部分缺乏認知和自制力的人造成不良心理影響。
4.不利於思維拓展
由於手機的搜尋功能強大,人們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容易養成“不過腦”直接搜答案的惰性思維。長此以往就會侷限人們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5.影響工作、學業等
由於智慧手機強大的娛樂性,自控能力較低的人很容易沉迷於遊戲。打工人因此拖延自己的工作,甚至逃避緊要問題。長此以往,人們就會變得懶惰,不上進。
怎樣科學合理使用手機?手機可以協助我們社交和學習,適度娛樂有益身心,但“姿勢”一定要正確!
1.看手機,角度有講究
不要把手機螢幕正對著眼睛,最好是視線向下傾斜45度左右。
2.不要側躺玩手機
躺著看手機對眼睛的壓迫力最大,這樣很容易造成左右眼視力有偏差。
3.晚上儘量使用夜間模式
黑暗環境,如果手機螢幕過亮,會有“刺眼”的感覺。因為我們的視覺分“暗適應”和“明適應”,反差太大就“費眼睛”。在黑暗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調成夜間模式,選用冷色調。
3招消除眼疲勞
1)敷熱毛巾
用不燙手的熱毛巾敷1~2分鐘,有活血解乏的效果。
2)做眼球操
閉上眼睛,眼球順時針轉10圈,再逆時針轉10圈,如此反覆。
3)遠觀法
抬眼看遠處3~5秒,緩解因長時間近距離視物造成的視覺疲勞。
參考資料:
[1]陳風平.初中生沉迷於智慧手機的危害及心理調適[J].2016-10-22[2]劉文霄,陳榮珍. 沉迷學習網路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財經.2016-10-14
#健康2021##健康科普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