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同時也是最富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想必大家在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樂。有人因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而暴飲暴食;有人因生活規律被打亂,吃飯也變得沒規律,飢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那麼春節期間老人該如何健康飲食呢?
1、要注意控制膳食總量春節之際,各種美味食物異常豐盛,一般家庭中過節時都少不了雞、鴨、魚、肉、蝦、蟹等,而這些食物都是以動物蛋白、脂肪為主的葷腥食物,老人食量容易超出平時很多,因此攝入的總熱量會超過機體的需要,尤其是在連續多天活動量不多,體能消耗減少時,一次吃得太多易致頭暈、心慌、上肢麻木及消化不良等不適,因此,春節期間一定要控制膳食總量,一般吃七八分飽最好。
2、飲食以溫熱為主老人的飲食習慣一般會隨大眾有所改變,從而有可能導致老人們由於飲食不當而引起的各種身體不適,或者使得原來就患有的某些病情增加,老年人飲食一定不要過涼或者過熱,最好以溫熱為主,過涼了會導致腸胃不舒服,過熱了不僅會傷害喉嚨粘膜還會傷害胃粘膜。
3、要注意食物品種多樣化不同食物含有的營養素有所差異,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要對不同食物進行科學搭配,才利於營養素的互補。主食和副食應搭配平衡。蔬菜、水果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節日飲食應多吃這些植物性食物。肉類食物中,最好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此外,節日期間,適當吃些紅薯、玉米等雜糧,有利於營養均衡。
4、吃飯時不得太過興奮春節期間,眾多家庭成員難得相聚,老年人吃飯時常處於興奮狀態,這樣的狀態會導致進食狀態加快,進食量增多,這都是不利於消化和健康的,極其容易引起腸胃病發作,並且進食時過於興奮,會導致到達胃部的血液過少,也增加了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生的機率。
5、不得空腹喝酒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老年人也難免會喝上一杯,但是要注意不能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醉,對胃部的損傷也比較嚴重,甚至會導致嘔吐或頭暈。
本文內容由振東健康網整理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