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酒是一種主要由大米、黍米為原材料製成的釀造酒,酒精度數一般在14-20度左右,不經過蒸餾,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在食物中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在黃酒中都具備,故黃酒也被譽為“液體蛋糕”。

雖然黃酒好處很多,但在日常喝黃酒的過程中,卻有兩個絕大多數酒友都會犯的錯:

加熱時間過長,溫度太高

在冬天,將黃酒加熱後再喝基本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很多人在加熱時會將黃酒煮沸,其實這是大忌!正確的加熱溫度應控制在40-50℃最好,最高建議不要超過70℃。

酒中含有的甲醇沸點在60℃左右,乙醇沸點為21℃,酒精沸點為78.3℃,略微加熱,甲醇和乙醛會大多揮發掉,這對飲者的健康有利;不過過高的溫度不但會使酒精大量揮發,導致酒淡如水,而且在溫度到達90℃以上時,大量的營養成分會被破壞,有些時候甚至會表現為口感發酸。

溫酒的正確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盛酒器放在熱水中燙熱,或者隔火加熱。

喝酒不宜過快

雖然黃酒口感入口溫和,尤其一些酒量好的北方大漢看來,黃酒的味道和糖水一樣,但也正因如此,人們在飲用時往往一大口一大口地幹,喝得特別快,這就是黃酒的“陷阱”,可別看黃酒入口不如白酒般刺激辛辣,黃酒酒勁上的慢,但是一旦酒勁上來了那就是著名的“見風倒”,感覺到迷迷糊糊不行的時候,已經晚了,甚至完了!在以前一些南方人在招待北方的朋友時,自知酒力不及對方,這時會選擇黃酒待客,往往留下來很多酒罈趣事!

這兩個喝黃酒時的兩個錯誤,可能80%喝過黃酒的人都做過,你做過嗎?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到底吃飯快好還是吃飯慢好?兩個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