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門診來了位46歲的女性患者張某,患者因上腹部隱痛、飽脹、反酸半年餘經人介紹前來尋求針灸治療。據患者自訴,她患慢性胃病已有十餘年了,期間住院治療過幾次,反反覆覆,時好時壞,近半年來上腹部隱痛、飽脹、反酸症狀明顯加重,斷續服用中西藥治療,症狀未見緩解,伴有心慌、氣短、出虛汗、全身怕冷等症狀。
安軍明主任醫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中醫診斷為胃痛,西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遂給予針刺配合艾灸治療,方氏頭針選伏髒中焦、倒髒中焦,體針選中脘穴、天樞穴,梁門穴、胃俞穴、足三里穴、內關穴、公孫穴、梁丘穴、陰陵泉穴等,針後施灸。治療三次,患者的胃痛、胃脹明顯減輕。治療一週後,張某高興地說:“還是針灸療法比較適合我,藥把我吃的不想吃飯,上腹越來越脹,針灸治療一週,我感覺精神好多了,走路也有氣力了,身上也不怕冷了,關鍵是胃痛、胃脹、胃酸的症狀明顯好轉,也有食慾了。”
安軍明主任醫師指出,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發病多與飲食不節、勞倦太過、情志不暢及先天稟賦等有關。飲食失調、勞倦內傷等可以損傷脾胃, 致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胃痛臨床上又可分為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溼熱中阻、瘀血停胃、胃陰虧耗、脾胃虛寒等不同證型。
安軍明主任醫師繼續介紹到,中脘穴為胃的募穴, 胃俞穴為胃的背俞穴, 是胃經氣彙集和輸注的部位,俞募穴配合, 可以健胃和胃降逆。足三里穴為胃經的合穴, “合治內腑”,針灸足三里, 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脾健胃的作用。內關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 為陰維脈所交, 通於三焦, 是治胃痛的要穴, 有“心胸內關謀”之說。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 具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功效。諸穴合用, 共奏活血祛瘀、健胃強胃之功。
最後,安軍明主任醫師溫馨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對病情有著重要影響,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不吃黴變、醃製食物,吃飯要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
2.避免偏食,攝入食物要多樣化,可以多吃新鮮蔬果,如蘋果、山藥等。
3. 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過酸、過甜的食物及飲料,忌菸、酒、濃茶、咖啡等。
4. 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焦慮、憤怒、悲傷等不良情緒刺激。
5.提倡分餐制,減少幽門螺桿菌傳播,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