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人都這麼認為:“只要找到好醫生,我的病就能治好!”那麼,這種想法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呢?我們今天來聊聊這個話題。很多人是覺得:大部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其實不是的,大到一個癌症的疼痛、小到一個感冒,都不一定能治癒。

像癌症的疼痛,我們現在也沒有很好的治癒的方法。癌症的疼痛,尤其是晚期的癌痛,是痛到打止痛針也止不住的,甚至都沒有很好的緩解的辦法。如果誰說他能治好癌症 ,那可能就得諾貝爾獎了 。

像感冒的話,它其實是一個病毒的感染導致的種種症狀,目前的醫療對於感冒的治療方案,其實都是對症治療。比如說你感冒了,有疼痛啊,流鼻涕啊,咳嗽這些症狀,醫生其實都是針對這些症狀進行對症治療,並沒有藥專門針對病毒的。

你的感冒能好,是因為吃了藥,把你症狀減輕了,然後你的身體的自愈力把這個病毒給打敗的,醫生只是起一個輔助者的角色。其他的一些因為衰老引起的一些疾病,像骨質疏鬆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啊,這些疾病它也是一個不可逆的 。

有人就問了:“那它要不要治療呢?你如果說不可逆,那我去治療,那不是白瞎? ”也不是的!那也是需要治療的。透過治療可以減輕些症狀,讓你更好的體面能活下去。如果你的膝蓋經常疼,不能活動的話,那可能你的活動度也慢慢減輕了,甚至會極大地影響生活質量。而如果你膝蓋疼的 ,疼的時候來進行治療,減輕疼痛,就能讓很多人沒症狀的慢慢地活到八九十歲,儘量減輕衰老帶來的不適。比如說骨質疏鬆 ,現代醫學能治療就是:儘量地延緩你的骨質疏鬆,而不是說去對抗骨質疏鬆。就像人的衰老一樣,沒有人能阻止衰老,只能讓你在老死之前的病痛、痛苦少一點。美國有個醫生的墓誌銘是這樣寫的:“偶爾治癒;常常緩解;總是安慰 。”

就是說我們能治癒的疾病其實很少,更多的是去緩解病的症狀,當緩解不了的時候,醫生更多是充當一個給病人打氣的角色,安慰他、給他信心,給他走下去的動力,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所以現在醫患的立場其實更應該是一致的:都是想對抗病魔。有時候疾病沒有對抗成功,那就屢戰屢敗,或屢敗屢戰。這些都是醫患應該一起面對的,而不是說沒治好就去怪醫生,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所以如果大家都能正確的認識一個疾病的本質的話,那可能這個醫患的關係會有所改善 ,會對醫生的信任會更多一點,這樣的改善也對治療會有一個幫助。

11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建議這樣飲食,有效控制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