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腸化生是重要的胃癌前病變,預防和逆轉腸化生,對預防胃癌有著極其重要意義。至今的研究發現,腸化生可部分逆轉,聊聊目前腸化生的治療現狀。
上篇文章介紹了胃黏膜腸化生的演變過程及其發生的危險因素,本文著重介紹腸化生的治療現狀。
要預防和治療胃黏膜腸化生,患者首先要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戒菸,戒酒,積極鍛鍊減輕體重,這是最基本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1、根除幽門螺桿菌(Hp)
一般認為,根除Hp不能逆轉胃黏膜腸化生,但能部分逆轉胃黏膜萎縮,延緩或停止萎縮的發展,由此可預防、降低胃癌發病率。Mabe等隨訪了日本北海道4133例感染Hp的患者,發現早期根除Hp的患者胃癌發生率遠低於Hp未根除的患者。該結論在國內、臺灣的大型研究中也得到證實。
但2018年南韓研究顯示,根除Hp能逆轉胃黏膜腸化生。該研究隨訪了598名Hp感染患者,隨訪時間長達10年,分別於1年、2年、3~4年和≥5年進行胃鏡及活檢病理檢查,結果:
①Hp根除組胃竇和胃體黏膜的萎縮顯著改善。Hp根除組和Hp陰性對照組之間,萎縮性胃炎的顯著差異在1年的隨訪中消失。
②Hp根除組胃竇和胃體黏膜的腸化生顯著改善。Hp根除組和Hp陰性組之間,胃竇和胃體黏膜的腸化生分別在隨訪5年後、隨訪3年後,其顯著性差異消失。
逆轉胃黏膜腸化生需要較長時間,起碼3~5年,過去認為根除Hp不能逆轉腸化生可能由於隨訪時間欠長有關。
因此,Hp陽性的胃黏膜腸化生患者,首先必須根除Hp,否則有可能使腸化生進一步加重,甚至癌變。
2、抗膽汁反流
膽汁酸被認為是胃黏膜腸化生的主要發病因素之一,因此,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來講,預防和治療膽汁反流及其引起的胃炎就相當重要了。
①抑制胃酸
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潘托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H2受體阻止劑(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小劑量短時間使用,有助於胃黏膜炎症和糜爛的修復,切忌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反而會加重胃萎縮和腸化生。
②促胃動力藥
如莫沙比利、伊託比利、多潘立酮,可促進胃的蠕動,防止胃逆蠕動,減少膽汁反流。
鋁碳酸鎂,可絡合膽酸,保護修復胃黏膜,並中和胃酸,有利於胃黏膜的修復,尤其適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瑞巴派特,可保護修復胃黏膜,拮抗氧自由劑(是引起胃損傷和炎症的重要原因),減輕胃黏膜炎症,也適合於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
其它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麥滋林、尿囊素鋁等,可隔離膽汁或和促進胃黏膜修復等。
④熊去氧膽酸
熊去氧膽酸能與胃黏膜中的黏蛋白絡合形成一層保護膜,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的移行和修復,有效減輕膽汁、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並可以減少膽汁中的膽汁酸的比例,以此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
3、抗氧化劑
葉酸、維生素B族等抗氧化劑,可能參與維護DNA甲基化狀態,抑制癌基因表達,可逆轉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故葉酸、維生素B族等抗氧化劑可用於胃黏膜腸化生的治療,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有效。
但注意使用葉酸之前,必須排除胃癌,否則反而可能加重胃癌進展。
4、內鏡下治療
為了預防胃癌發生,對胃黏膜腸化生患者胃鏡定期隨訪很重要,一般認為:
輕度腸化生,2年做一次胃鏡;
中、重度腸化生者應每年做一次胃鏡;
做胃鏡時必須活檢病理檢查,以明確萎縮、腸化生的情況,有無異增生(異增生是更重要的胃癌前病變)及早期胃癌。
一旦發現早期胃癌或中重度異型增生,需要胃鏡下治療。目前主要是胃黏膜切除術(EMR、ESD),切除病變組織送病理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並可以去除病變黏膜,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總之:
胃黏膜腸化生是重要的胃癌前病變,尤其是不完全型的大腸型化生易以癌變,而這主要見於中重度腸化生病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定期胃鏡檢查。
過去認為一旦發生了腸化生就難以逆轉,但近幾年的研究證實腸化生治療得當仍可逆轉。當然腸化生逆轉有一定限度,當腸化生髮展到一定程度就難以逆轉了,目前認為重度腸化就難以逆轉,但經過適當治療仍能穩定病情。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根除Hp、防止膽汁反流、保護胃黏膜、抗氧化劑治療是目前的治療腸化生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