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代的大多數女性來說,“保持身材”成為了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大多數人都是身材瘦弱,希望多吃一點來強壯身體,但在如今這樣一個各種食物充足的當下,更多的女性想要透過“不吃飯”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更加纖細的身材。
2017年上映的電影《骨瘦如柴》其實就是在講述一個這樣的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中的主角在面對身材和食物的時候,呈現出了一種病態。
電影的主角艾倫是一位女性患者,她曾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藝術家,但是因為之前作品的問題以及原生家庭的分裂導致她患上了厭食症。
她的繼母送她去了醫院治療,但是很長時間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她差點走向死亡,才由此獲得了新生。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7.0分,在眾多的外語片中,它算不得是一部高分電影,但是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這卻是一部值得去花幾個小時去慢慢品味的電影。
女主角艾倫覺得吃下任何食物都是罪惡的,當一盤美食被端上餐桌,別人感覺到的是誘人的美食,但是在艾倫眼裡,這些只是熱量而已,她可以清晰地說出這些食物的熱量,並且在吃入口中後接著吐到餐巾紙中。
這樣的事情,我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也會這樣,購買一份食物的時候會先搜尋一下這一份食物的能量,對於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只敢在口中咀嚼一段時間,並不敢嚥下去。
或許大家只是在嚴格要求自己控制能量攝入的普通女孩,但是開始減肥的那一天大家就要想明白,科學的減肥會讓人生獲益,但是不科學的暴瘦式減肥,毀掉的可能是漫長的一生。
電影中的艾倫最後被醫生安排和好幾位“厭食症”患者一起居住,這裡面有曾經舞姿動人的男舞者,甚至還有已經懷孕的孕婦。
他們都有非常嚴重的進食障礙,即使每餐飯只有一塊小小的巧克力,也會讓他們覺得難以下嚥,他們將美味的黑巧稱為“煤球”。
艾倫習慣於將嘴中的食物吐掉,或者是在飯後進行一次即使是筋疲力盡都不願意停止地俯臥撐,這讓她的體重越來越輕,掀開衣服就是清洗的肋骨以及傷痕累累的後背。
坐在沙發上的她看起來像是一根火柴,纖瘦的身子支撐著一個看起來有些大的腦袋。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還是那位孕婦,因為忍不住地在飯後去嘔吐,結果造成了流產,讓她失去了這一次做母親的權利。
導演馬蒂·諾克森曾經就是一位厭食症患者,所以這部電影更像是她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而這部劇的女主演正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莉莉·柯林斯,她也曾經是一名厭食症患者,為了拍攝出這種非常瘦,骨骼非常清晰的感覺,她自己瘦身20斤。
在電影整體結構方面,它確實有一些不能忽略的缺點,比如說後面的結尾似乎不能支撐住開頭的故事,艾倫的轉變有些說服力不足,再就是中間治療的部分也有些不夠專業,甚至是略有敷衍。
但是好在這個題材比較獨特,對於大眾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還是建議想要減肥的朋友們看一看,從這部電影中得到減肥需要適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