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痛經是指女性月經來潮的時候,出現下腹部的疼痛。這種情況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痛經,一種是繼發性痛經。宮寒、氣血不暢、血瘀是導致痛經常見的原因。發病的本質為宮寒導致血脈瘀阻,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最終導致痛經的發生,與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方式有關。”——中醫院吳主任

痛經主要症狀表現為:

1、氣滯血瘀

主證:每於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

2、陽虛寒溼

主證: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量少顏色暗淡,腰腿痠軟、噁心嘔吐,畏寒;

3、氣血虛弱

主證:經期或經淨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

4、肝腎弓虛

主證:經淨後小腹隱痛、腰痠,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

那麼,為什麼體質虛寒、宮寒女性更容易痛經?

中醫認為,婦女的身體最怕氣血凝滯,因為婦女的胞宮等生理系統,都要依賴血液的溫養,一旦遇到寒邪襲來,正氣不足的人氣血就會凝滯,尤其是在生理期的時候,氣血凝滯以後,淤積就會難以排出,進而導致生理期不順暢——“早經、晚經、量多、量少、痛經等症狀”。

我們常說的宮寒,其實就是子宮內膜裡的血液遇到寒氣,血液就會執行緩慢形成瘀血,即中醫所說的氣滯血瘀。子宮內膜裡瘀血越積越多,結成血塊,就會疼痛。所以說氣血執行不暢,不通則痛;而血塊排出後,痛經就會減輕,或在痛經時,用熱水袋敷肚子,痛經也會減輕,這就叫通則不痛。

明白了上述原理,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麼體質虛寒、外部寒邪容易導致痛經。

寒邪通常是從以下幾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進入現代女性身體的:

1、吃出來的寒邪

從陰陽角度來說女人屬陰性體質,天生帶三分寒邪,照理說女人應該吃一些補陽氣的食物,至少不要吃損害陽氣的食物,可女人偏偏喜歡反著來,女人最愛吃2什麼呢?

女生最愛吃水果、喝冷飲、喝牛奶。一杯冷飲咕咚一下喝到肚子裡去,身上還出著汗呢,一團冷氣直接進入脾胃了,這叫“內寒外熱”,對身體影響也比較大,因為這會直接導致溫養胞宮之氣血受到損害,這種損害一天天積累起來,就會形成各種生理期病證:冷、痛、凝、聚,不一而足。

現在很多女性認為多吃水果可以補充各種營養元素,還可以美白,減肥。殊不知大多水果是寒性的,女性因為瘋狂地吃水果,她們的胃越來越寒,他們的便祕越來越嚴重,身體的陽氣也越來越不足。

牛奶也是陰寒的,唐朝著名老中醫孟詵早就在他的著作《食療本草》記載過,牛奶的性質大寒,用來療熱病。多少女人抱怨為什麼一天到晚有吐不完的痰,卻壓根沒有想到陰寒的牛奶正是痰溼的來源之一。 除了吃水果牛奶,吃出來的寒邪還包括吃各種抗生素以及消炎藥以及西藥,還有一上火就吃清熱解毒的藥或者喝涼茶。

2、穿出來的寒邪

女生們在夏天穿得都比較少,有的人還把肚臍、腰露在外面,這樣,寒氣最容易傷害到她們的身體。露肚臍讓寒氣長驅直入,這個肚臍可是非常重要的神闕穴所在的位置,絕對不能受風寒的,露肚臍的女人大多有宮寒。露肩膀會得肩周炎,露腰會傷命門之火,以後會導致腎陽虛。

3、吹出來的寒邪

空調的廣泛使用成為寒邪入侵的殺手之一,因為空調的風是虛邪賊風,當人們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空調室,呼吸道容易受刺激,而且出汗時毛孔、毛細血管突然遇冷會急劇收縮,造成身體的抵抗力減弱,讓寒邪趁虛而入。

《黃帝內經》記載:“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百病起於寒,寒邪是導致人體諸多疾病的罪魁禍首。女性天生體寒、氣血虛弱,所謂“十女九寒”,特別是一到冬天女生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現象。因而中醫主張溫熱養生為女性強身健體之本。有生理期痛經症狀的女性,平常要注意保暖,少吃寒性食物,可多吃些溫補食材,如阿膠、枸杞、桑葚、黃姜、黑(紅)糖、蜂蜜、大棗等。

也有飲品公司針對女性生理期健康問題,專門研發了一款飲料:馨香暖露本草飲。馨香暖露在配方中加入了阿膠、枸杞、桑葚、益智仁、茯苓、陳皮、羅平小黃姜、雲南古法黑糖、蜂蜜、大棗以及太歲原液等原材料,常飲則祛溼驅寒、暖宮強體,尤對女性經期不適有明顯緩解作用。

阿膠是一種傳統的補血用藥, 自古就是女性上佳補品,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養血等功效;

被譽為姜中精品的羅平小黃姜,具有祛寒、祛溼、暖胃、加速血液迴圈等功效。

雲南古法黑糖素有東方巧克力之稱。能化淤生津、散寒活血、暖胃健脾,具有緩解經期疼痛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飲品配5方中加入了被譽為“免疫力之王”的太歲原液,將太歲菌種與27種藥食同源的純植物、食材,採用純傳統工藝自然發酵、酶解提取而成。

另外,原材料中的枸杞、桑葚、益智仁、茯苓、陳皮、蜂蜜、大棗等,都是益氣養腎、開胃健脾、驅寒補虛的好食材。

最後,痛經、經期不暢對女性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在特殊時期對身體進行呵護保養,很容易引發疾病,甚至會引起生殖系統病變。所以,生理期健康問題越來越為現代女性所重視。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怎樣減輕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