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的飲食在慢性腎臟病的康復中起到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總會讓腎病朋友容易糾結或產生疑惑。不合理膳食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加速進展,而吃得好的腎友會離尿毒症更遠一點。因此,腎病朋友必須“吃”好。
1.低鹽飲食最重要
在不伴有血壓增高、無明顯水腫及尿量減少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鹽攝入量應為每人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通常在4克左右。如伴有血壓增高,或伴有明顯水腫及尿量減少者,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2—4克。
2.三餐主食應粗細搭配
我們國人一日三餐的主食吃的穀物如饅頭與米飯等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但是原材料不建議全部用加工精度高的精白米及面類,而應粗細搭配。粗糧如糙米,小米、玉米、燕麥及蕎麥等提供的維生素、膳食纖維與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比精白米與麵食豐富得多,而且精白米與食麵吃太多更容易引起高血糖,如果能適當搭配粗糧則不易引起高血糖。
3.適量最優蛋白+少紅肉與加工肉
平素飲食中蛋白質應主要來源於最優蛋白,如大豆類(如豆腐、豆漿等)、雞蛋、牛奶及淡水魚等,以及禽肉類為主,用它們替代紅肉(如豬羊牛肉等),並儘量少吃加工肉(如火腿、培根及臘魚臘肉等)。當然了,腎病朋友食用這些高蛋白食物也不能太多,適可而止。
但如果是貧血患者,可適當增加紅肉與動物血製品的攝入。
4.少油脂並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腎病朋友食用的油脂,應以少用動物油及黃油等高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如豬油、牛油,黃油,棕櫚油等,它們含飽和脂肪酸更高。而建議食用多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及橄欖油等。
另外,必須注意到的是,泡麵、糕點、餅乾及薯片等零食放的很多是黃油、棕櫚油,也不能過多食用。不要以為烹飪油用的大多是植物油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加工零食吃得太多,也相當於無形中吃了很多飽和脂肪酸油脂,也是不可取的。
5.多蔬果+少甜食,零食與飲料
腎病朋友平時應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因為,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等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另外,必須少吃零食、甜食與甜飲料。
但是,如果是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及其它有高血鉀風險的患者,應特別限制含鉀高的蔬果,如冬棗、香蕉、蘑菇與土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