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內經》開始,就一直倡導要重視人體的正氣。因為正氣充盈和足夠強大,才不會被病邪所侵擾。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重要體現。然而,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足夠充盈、足夠強大的正氣,於是乎,“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出現了,也就是說,如果人體的正氣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病邪實在太過強大了,這樣人體的正氣也會受到損傷,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中醫的方法是——扶正祛邪!
說到扶正祛邪,其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扶正,二是祛邪。所謂扶正,就是培補人體的正氣,已達到治癒疾病或者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邪能力的作用,從而實現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所謂祛邪,就是消除侵害人體健康的病邪,已到達治癒疾病或者祛除病邪的作用,從而實現邪去而正復、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
扶正祛邪這個治療原則中,有沒有一個“無縫銜接”的經典良方呢?還真有,它就是千古名方——人蔘敗毒散。對於人蔘敗毒散的最早出處,有人認為是出自《小兒藥證直訣》(簡稱《直訣》),也有人認為是出自《太平惠民合劑局方》(簡稱《局方》)。當然,學術界公認的,《局方》才是人蔘敗毒散的最早出處。
那麼,人蔘敗毒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據記載,全方由“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蔘(去蘆)、川芎、茯苓(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獨活(去苗)各三十兩”組成的。具體用法是,將以上中藥按炮製方法炮製後,打成粗末,每次服用的時候,取藥末二錢,用水一盞煎煮,煎煮的時候加入生薑、薄荷各少許,一起煎煮至七分時,去掉藥渣,隨時可服,不過服用時有個特點,那就是“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
扶正祛邪,雖然時常聯合在一起,但其實二者各不相同,只不過它們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扶正是為了祛邪,也就是所謂的“正盛邪自祛”;祛邪是為了扶正,也就是所謂的“邪去正自安”。然而能夠把扶正祛邪聯合起來,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扶正祛邪自然和人體有著重要的關係,人體只有五臟六腑,軀幹四肢這些形體還不夠,還需要有一些專門的物質來營養、激發這些臟腑的功能。這些物質,就是氣和血。血的概念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執行不息,流動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於為全身提供營養。
但氣究競是怎樣的物質呢?
我們知道五臟六腑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個活著的人,與一個死去的人,體內的臟腑實體其實並沒有根本的不同。那麼生與死的關鍵在哪裡呢?用生活中煮飯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說明臟腑與氣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鍋裡,過上3天的時間,米也不會熟。但如果在鍋下架起火來煮,那麼半小時後,一鍋米飯就可以吃了。米還是當初的米,水也還是當初的水,一個冷冰冰無法充飢,一個香噴噴令人垂涎,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火。
對人體而言,氣的作用就像這鍋底的火。人體正是由於這一份氣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臟腑運轉起來,才使得生命真正成為生命。
具體來講,由於肺臟有氣,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心臟有氣,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脾臟有氣,脾才可以主持胃腸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臟有氣,肝才可以疏理氣機讓氣的執行暢通;腎臟有氣,腎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謝。俗話說“人活一 口氣”,如此看來,確實還是有道理的。
中醫基礎理論把氣的作用歸納為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四大方面,可見氣對於人體之重要。
上面講到的“氣化”過程,就是氣的推動和溫煦功能的一種表現。除此之外,我們的身體可以保持在恆定的溫度,可以有效地抵禦外邪的入侵,都有賴於一種很重要的氣,叫作“衛氣”。
衛氣是人體一身的衛士,當人體參加劇烈活動,體內溫度升高時,衛氣就會把汗孔開啟,讓體內多餘的熱量,隨著汗液的排出而釋放。當外界有邪氣想要入侵人體時,衛氣就會把汗孔關閉,不給邪氣以可乘之機;對那些已經進入體內的病邪,衛氣還會與之發生激烈的交戰,來保護人體的健康。人體內有很多有形的物質,比如血液、津液(如汗液、唾液)、精液(如男性的精液、女性的白帶)等。這些有形的物質,在體內需要有各自的位置,來實現其正常的功用。血液就需要循行於血管中,汗液就需要固守在肌表下,精液就需要固攝在腎臟中。而保證上述有形物質各司其位的關鍵,就是氣。有些朋友平時很容易出汗,稍一走動,就會大汗淋漓,就是氣虛不能囿攝汗液的一種表現。有氣,人體才可以維持正常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有氣,人體才會保持溫暖的體溫;有氣,人體才可以保衛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襲;有氣,人體才守護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質不致任意流失。
氣與血之間的關係
中醫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對氣血關係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的作用在於推動有形的血液,讓血在血脈中正常地執行,即“帥”。血的作用,在於讓氣有所歸屬;氣本身是無形的,必須依附於有形的物質上,才可以正常地發揮作用,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麼當氣不足時,推動血液執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現血瘀的情況。
我們仔細觀察老年人的舌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點在,口脣的顏色也比較暗,這些就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這種瘀血,很大程度上,與人上年紀後,氣的推動作用減弱有關。反過來,如果體內的血量不夠,那麼氣失去安身的住處,就會很容易消散掉,從而出現氣血兩虛的局面。也就是說,氣虛者,血未必虛;但血虛者,常伴有氣虛。
常用人蔘、黨蔘、黃芪、白朮、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補氣,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但應注意兩點:一是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飲食積滯或溼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二是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
補氣有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
1、補元氣:黨蔘、人蔘、黃芪、山藥、白朮(共同的功效,就是補氣)
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放化療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腎氣久虧,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蔘,可以吃人蔘的含片,可以泡人蔘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蔘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通常我們用人蔘補身體的時候,一旦出現嘴裡長潰瘍、大便乾燥、小便灼熱,或者是生扁桃體炎,甚至是鼻出血,這是補得太過,一定要停藥。
2、補脾氣:白朮、山藥、白扁豆
脾氣虛以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慾不振,大便洩瀉為主症。可用玉屏風散補衛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昇陽)。單吃黃芪也許達不到效果,這是很多年研究的藥理分析的結果。只有在一點的配伍組成下,才能發揮黃芪昇陽的作用。為什麼有的人一天一次大便很正常,可有些人一天大便三四次,甚至更多,次數多還不成形,中醫稱這為大便溏洩,這樣的人胃口也不會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胃炎或淺表性胃炎,有些人還有胃下垂、脫肛,或有子宮下垂等,這都是脾氣虛。補脾氣的中藥有白朮和山藥,用這些藥對脾氣有一個提升的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以著重加一些白扁豆,這樣既補脾氣又能祛溼。
3、補肺氣:甘草
肺氣虛以少氣懶言,動輒喘促,怕風自汗為主症;累了、說話沒力氣、盜汗、失眠、心慌氣短、婦科病、月經提前、量多、量少,產後、乳房腫塊等,都可以補氣。咳嗽喘是現在最常見的病症,毫無疑問這樣會傷肺氣,導致肺氣虛,患了咳嗽喘的人對甘草片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甘草可以止咳,其實我們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甘草在止咳的同時,最主要的一項功效就是補肺氣,而且還是專門補肺氣,單味甘草遠不像煎好的中藥湯那麼難以下嚥,我們可以用單味甘草泡茶喝,在止咳平喘的同時,補肺氣也是重中之重。
4、補心氣:西洋參、紅參
加班,勞累,剛開始你會覺得心跳加快,嚴重了就會心慌、氣短,這是心臟病前期心氣虛的表現,出現了這種情況西洋參和紅參就是首選,提前服用點補心氣的參類,能避免你過早地步入心臟病一族。
5、補腎氣
腎氣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八方面(只要有其中一個現象,就說明腎氣不足):愛吃味道濃的東西(脾胃功能弱了,需要用味道厚重的東西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老年人小便時頭部打激靈(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時一定要咬住後槽牙,以收斂住自己的腎氣;17~19點發低燒(氣血水平很低,表示腎氣已經大傷了);成年人胸無大志,容易滿足現狀(腎精不足的表現。小孩子腎精充足,所以他們的志氣就特別高遠);坐著時總是不自覺地抖腿,說明了這個人的腎精不足;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好多(發為腎之華,頭髮的根在腎);春天手腳冰涼;盜汗(睡覺愛出汗。汗為心液,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補腎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是最常見的以補腎陰為主的中成藥,其他常見補腎中成藥也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注:只有在腎氣不足的時候補充才最有用,否則容易引出腎火,對健康也極為不利。
日常食補:植物種子最能補腎壯陽,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五種植物的種子組成(藥店能買到)。食物中花生、榛子、核桃、杏仁可補充腎氣,激發生命的活力。韭菜子的壯陽功效也不容忽視。(注:陰虛火旺者忌服)。平時多吃點豬腰子、腰果之類的都有補腎的作用。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