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中藥製劑在治療新冠肺炎上的顯著成效,喝中藥的人也多了起來。由於中藥服藥前需要煎煮,而中藥由於藥物成分不同,所以,煎煮得好與不好對藥物的療效有很大影響。
中藥的正確煎煮方法
1、中藥煎煮前要浸泡半個小時
中藥材在煎煮之前要先泡半個小時,這個過程叫做潤藥,顧名思義就是把藥材充分潤溼,使藥材組織細胞膨脹,有利於其中的有效成分在煎煮時充分溶出。
先加冷水浸泡可以避免藥物在直接煎煮時由於藥材組織中蛋白質變性凝固或者澱粉糊化覆蓋在藥材表面,阻止了有效成分的釋放。
而不同藥材由於質地不同,浸泡時間也有差異。一般來說,對於花、莖、葉等藥材較容易浸泡,20-30分鐘即可;而種子、果實、根、莖等較堅硬的藥材需要泡60分鐘。
但是抓回去的藥也沒誰會專門分出根莖、種子,所以,所有藥物一起大約泡30-40分鐘就可以了。並且,如果天氣較熱時,不要泡太長時間,以免藥材腐爛。
誤區:中藥千萬不能洗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中藥材看起來有灰塵或者陳舊,會把中藥材拿去洗一下再浸泡。但其實中藥材是不能洗的。不說中藥材中可能含有一些粉末狀的藥物,還有一些藥物是經過酒精、醋、鹽炮製過的,清洗會使藥物有效成分損失。
如果覺得中藥材有些髒,也不要洗,可以在熬好藥後先靜置沉澱一下再喝。
2、中藥的煎煮方法各異
大多數人把藥材拿回家就是一股腦兒全放在鍋裡。但是,一些特殊的藥材有自己的煎煮方法,需要注意。煎煮的特殊要求一般註明在藥品的右上方。
先煎:先煎是指需要先煎煮一段時間後再與其他藥物一起煎煮。傳統煎煮方法認為,礦物類、貝殼類、動物角甲類以及某些有毒、藥性劇烈的藥物需先煎。例如石膏、龍骨、鱉甲、水牛角、烏頭、附子等需要先煎。
注:礦物類、貝殼類、動物角甲類一定是要打碎後才能先煎,並且要用布包,以免使藥液過於渾濁。
後下:後下是指在中藥出鍋前加入再煮沸5-10分鐘。一般需要後下的藥物有兩種,一是氣味芳香、含有揮發性成分、久煎容易使有效成分損失,例如薄荷、豆蔻、木香;還有一種是久煎結構容易被破壞的飲片,例如鉤藤、番瀉葉、徐長卿、大黃等。
布包:質地較輕、有毛絮狀、較黏稠的中藥一般需要用紗布包起來再放入鍋中煎煮。例如菟絲子、小茴香、枇杷葉、白及、神曲。用布包起來可以讓質地輕的藥材更好地煎煮,還可以避免藥材上的毛絮溶在藥汁中刺激咽喉和消化道。
3、中藥的服藥時間
中藥一般一天一劑,也就是一包藥熬兩次混勻後分3次或1次服用,而不是熬一次喝一次。
中藥一般沒有特定的服藥時間,而按照大致的病變部位和性質來確定其服藥時間。病在胸膈以上,如眩暈、頭痛、目疾、咽痛等宜飯後服;若病變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腎等髒疾患,則宜飯前服。但是,慢性病要定時服;急性病、嘔吐、驚厥及石淋、咽喉病要把藥湯當成茶喝,不用定時服。
而滋補藥宜清晨空腹或睡前半空腹狀態下服用;
健胃、消食藥宜飯前半小時左右服;
瀉下藥宜空腹服;
安神類方藥,宜睡前服用;
調經止痛藥應在月經來潮前5~7天服用;
補陰養血藥宜傍晚時服用。
參考文獻:
[1]謝雨洮,胡敏,伍莉. 淺談中藥的服藥時間與臨床療效關係[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