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指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正常值0.5℃以上稱為發熱。腫瘤患者的發熱可發生於幾乎所有腫瘤,而發熱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患者機體衰弱或接受放療、化療後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微生物,特別是細菌的感染,而出現發熱;除此以外,有些腫瘤本身也可引起發熱。
腫瘤患者發熱的臨床特徵
腫瘤本身引起的發熱症狀一般表現為弛張熱或持續發熱型,絕大多數患者的體溫在38℃左右,較少超過40℃,發熱往往持續數週以上。
預防和護理措施
檢測患者體溫變化和發熱的伴隨症狀:①高熱者應每隔4 h測量體溫1次。②應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血壓、食慾、出汗;有無眩暈,疼痛加劇;有無皮疹及大小便情況;面板的彈性如何,並做好詳細記錄。③老年人或在使用解熱鎮痛劑後,應密切觀察有無虛脫、休克現象,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高熱的處理
1.物理降溫:臨床上常用區域性和全身冷療兩種方法。區域性冷療:如冰毯、冰帽、冰袋、降溫貼等,適用於體溫38.5℃以上的患者。冰袋置於前額、腋下及腹股溝等處,通過冷傳導的方式起到散熱的作用。全身冷療:體溫在39℃以上者,可用乙醇擦浴,冷水灌腸。乙醇擦浴一般選用25%-35%的乙醇,擦患者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禁擦胸前區、腹部、後頸、足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溫水擦浴:採用32-34℃的溫水進行全身擦浴,促進散熱。
2.藥物降溫:對原因不明的發熱不要輕易使用,以免影響對熱型及臨床症狀的觀察。應用退熱藥物後應注意觀察不良反應。警惕患者因大量出汗、大量丟失體液而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對年老體弱及小兒更要加強監護。
3.做好生活護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①休息:休息可減少能量消耗,有效防止病情惡化。低熱者可酌情減少活動,適當休息;高熱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滿足患者的生活需要,注意調節室溫,保持病室安靜及空氣清新,減少探視。
②口腔護理:晨起、餐後和睡前協助患者漱口,以減輕口脣乾裂現象,防止口腔感染。
③飲食:給予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纖維、高蛋白質的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高熱時鼓勵患者多飲水,不能進食者給予靜脈輸液或鼻飼,以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物質。
④面板護理:高熱患者在退熱過程中大量出汗,應及時擦乾汗液,更換衣服及床單,注意保暖,保持面板的清潔、乾燥。對長期持續高熱者,協助其改變體位,防止壓瘡、肺炎等併發症。
4.病情觀察,減輕伴隨症狀。
①寒戰:細菌感染如肺炎、敗血症等患者高熱前有明顯的寒戰,此時應儘量讓患者保暖,協助患者飲溫開水,待患者無明顯的發冷寒戰時,準確測量體溫,必要時遵醫囑抽血培養後行退熱治療。
②肌肉和關節疼痛:根據患者疼痛程度給予解熱鎮痛藥,以緩解疼痛。
④高熱伴呼吸困難者給予氧氣吸入,隨時監測動脈血氣的變化,以觀察療效。
5.體溫變化各期的護理。
①體溫上升期:解除患者的顧慮,注意保暖;經常巡視,給予患者精神安慰。
②高熱持續期:儘量解除患者高熱帶來的身心不適感,認真傾聽患者的不適主訴,及時給予物理降溫,保證水分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