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編審專家:

趙霞 北京積水潭醫院 營養科 副主任營養師

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間,為了提高居民的抵抗力,降低COVID-19患病率,促進COVID-19患者早日康復,國家衛健委網站公佈了防治COVID-19的膳食指南,指導廣大居民的膳食營養補充及生活起居,並根據不同型別人群的營養需求進行了分類指導。

適用範圍

COVID-19疫情期間的一般人群。

COVID-19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等各崗位一線工作者。

COVID-19普通型或康復期患者。

COVID-19重症型患者。

COVID-19疫情期間的糖尿病患者。

COVID-19疫情期間的老年人。

一般人群COVID-19疫情期間如何飲食?

保持食物多樣,以穀類為主

一般人群在疫情期間需要提高抵抗力,降低患病風險,因此要保證每天的食物多樣,營養齊全。每天都應補充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要選擇全穀類、雜豆類和薯類。全穀類是小麥、玉米、燕麥、大米、高粱等穀物的全部可食部分,不建議用精加工的穀物替代;雜豆類是黃豆、綠豆、紅豆、芸豆、蠶豆、豌豆等豆類;薯類主要是甘薯、馬鈴薯、山藥、芋類等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新鮮的蔬果也要經常攝取,以深色蔬果更佳。鮮榨果汁雖然味道好、飲用方便,但不能代替新鮮水果(加工果汁更不能),因此建議不要以果汁替代鮮果。

補充各種奶及奶製品,特別是優酪乳。

常吃豆製品,可以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如豆腐、豆腐絲、豆漿、豆腐乾等。

適量吃堅果,如核桃、板栗、松仁、花生、瓜子等,需要注意的是,堅果油脂含量高,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患者不能多食,因此老人最好限量吃堅果。

適量補充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瘦肉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但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要適量食用。

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都要少吃,多吃有害健康。

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大多通過非法途徑獲得且未經檢疫,可能攜帶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成為傳染源。而且野生動物常採用毒餌獵殺,毫無衛生及安全可言 。

飲食少鹽少油,補水,控糖限酒

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薯條、火腿腸等常見零食都屬於此類,容易被人忽視。

每日飲用足量的白開水或茶水,成人每天需要飲用7~8杯水(一杯大約200毫升,如常見的一次性紙杯),飲茶不宜過濃。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尤其是高血糖人群。

成人如果想要飲酒,要限制飲酒量,折算成純酒精量,成年男性≤25克/天,成年女性<15克/天。折算方法:純酒精量(克)=酒的度數×毫升×0.8÷100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飲食要規律,不暴飲暴食。

疫情期間出門不便,很多人在家中久坐,缺乏活動。因此要注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活動一會兒,每天至少活動半小時。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

家庭內進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這樣更加衛生。

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要用清水洗淨再進行處理。

食物製備生熟分開(包括菜板和刀具等),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

一線工作者如何飲食?

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

一線工作者工作繁忙,但越是疲勞忙碌越要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以保證高強度的工作、保持身體健康,建議男效能量攝入2400~2700千卡/天、女性2100~2300千卡/天。

攝入優質蛋白質

一線工作者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蛋類、奶類、畜禽肉類、魚蝦類、大豆類等。

飲食宜清淡,忌油膩

不建議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來刺激食慾,飲食要清淡,避免油膩。

可用天然香料等進行調味以增加食慾。

補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一線工作者的飲食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多吃油菜、菠菜、芹菜、紫甘藍、胡蘿蔔、番茄及橙橘類、蘋果、獼猴桃等深色蔬果,菇類、木耳、海帶等菌藻類食物。

保證一定的飲水量

儘可能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1500~2000毫升。

普通膳食攝入不足時

一線工作者可能由於物資及工作強度等原因,無法攝入足量的普通食物,這時可補充性使用腸內營養製劑和奶粉、營養素補充劑。

每日額外口服營養補充能量400~600千卡。

疫情期間採用分餐制就餐,避免相互混合用餐

做好營養保障

此外,醫院相關部門要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的營養補充,應及時根據一線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合理設計膳食。

普通型或康復期患者如何飲食?

普通型或康復期患者症狀不重,但基礎代謝有所提高,因此要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能量及蛋白質充足是免疫力提高的基礎,不可或缺。

保證能量充足

每天要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以保證能量供應,包括大米、麵粉、雜糧等。

保證每天的蛋白質攝入

攝入足量的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魚、蝦、蛋、大豆等。

儘量保證患者每天進食一個雞蛋、300克的奶及奶製品。

補充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攝入也很重要,可適當增加多種烹調植物油,特別是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茶油、菜籽油、橄欖油。烹調油每天攝入量25~30克。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建議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深色蔬果更佳。

保證飲水量

保證每天飲水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飲水比一次性大量飲水更好。

白開水或淡茶水都可以,菜湯、魚湯、雞湯等也適合患者食用。

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食慾較差、進食不足時:

食慾較差、進食不足的患者,老年患者或本身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要保證營養,可考慮營養強化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適量補充蛋白質及微量營養素。

規律作息,保證睡眠,適量運動:

此外患者要保證規律作息,尤其是睡眠時間要充足,這對人體康復有很大幫助。

量力而行,適量活動。

適當增加日照時間。

重症型患者如何飲食?

研究證明營養支援和治療對重症患者的痊癒非常重要,重症患者的營養補充應根據患者的總體情況、出入量、肝腎功能以及糖脂代謝等情況,參照營養醫師或臨床營養師的營養診斷,採用序貫營養支援的原則制定個體化營養方案。

可以經口進食的患者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少量多餐,每天6~7次進食容易吞嚥和消化的流質食物,食材以蛋、大豆及其製品、奶及其製品、果汁、蔬菜汁、米粉等為主,優先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食物。

病情逐漸緩解時,可逐漸進食半流質、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隨身體康復情況逐步向普通膳食過度。

如果經口進食的食物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可在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規範使用腸內營養製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無法正常經口進食的患者

如果危重症型患者無法正常經口進食,這時補充營養可以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腸管,應用重力滴注,或腸內營養輸注泵泵入營養液。

在食物和腸內營養不足或者不能開展腸內營養的情況下,嚴重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需採用腸外營養的方法,以保持基本的營養補充。

營養補充過程中要嚴格監測血糖、出入量、肝腎功能及電解質變化,並根據變化調整營養補充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因此容易併發感染性疾病,更要加強疫情期間的營養補充,以避免感染。

吃動平衡,保持血糖穩定

由於居家時活動量比平時明顯減少,如果不能在室內或無人的室外進行足量活動,就要適度減少進食,以免血糖升高。

如每餐比平時酌情減少5%~10%的主食量(即每餐少吃2~3口主食)。

適當增加蛋白質

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儘量少吃肥肉和加工肉製品。

增加蔬菜攝入量

適量多吃蔬菜,這樣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數,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補充足量水分

建議每日飲水1500~1700毫升。

可以飲用白開水、茶水和咖啡等,注意飲品中是否含糖。

加強自我管理,定期監測血糖 

老年人如何飲食?

由於老年人免疫力降低,且更容易患有基礎性疾病,因此老年人對多種傳染病易感,病情容易重症化。老年人保持健康、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促進康復的基礎是保證營養。

平衡膳食結構,攝取全面營養

同普通人群一樣,老年人也要保證飲食全面均衡,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每天都應補充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每天都要攝入蔬菜、水果。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增加全穀物(燕麥、小米等)、薯類、菌菇等食物的攝入。

每天主動少量多次喝水。

食物要細軟、容易咀嚼和消化,少吃堅硬、粗糙食物。

高齡、體弱消瘦者

在正常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可以每日進行2~3次加餐。

加餐時牛奶、優酪乳、雞蛋、麵包、糕點、水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營養不良者

營養不良的老年人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科學合理地補充營養。

營養不良者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膳食攝入不足的可考慮口服營養補充、使用腸內營養製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參考文獻

1.防治COVID-19怎麼吃?衛健委膳食指南來了,人民日報新媒體,2020年2月13日,https://mp.weixin.qq.com/s/Tw7uEu9kVOH2nJYtabmbQw

2.COVID-19防治膳食指導,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 ,2020年2月13日,http://www.nhc.gov.cn/sps/s7886/202002/5fdabe86e08248aa969990bf71d380e1.shtml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有些水果,不是想吃就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