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董建華教授“通降論”學術思想,是其治療脾胃病證乃至內科雜病經驗的精髓和核心所在。

通降論學術思想,歸納起來,有三大特點;

(1)胃病認識上的三要素,即以降為順,因滯而病,以通祛疾;

(2)胃病治則上的二點論,即既“脾胃分治”,又“脾胃合治”;

(3)胃病治法上的一軸線,即治胃必調氣血,以此貫穿其它治法。

分而論之:

胃,生理上以降為順,病理上因滯而病,治療上以通祛疾,三位一體,以胃為中心,由胃及脾,由脾胃聯絡其他臟腑及氣血陰陽,綱目分明。

胃的生理功能(1)主容納,為“水穀之海”;(2)腐熟水谷,為後天之本;(3)胃和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靈樞·平人絕谷》指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這種胃腸“更虛更滿”的特點就是一個“降”字,只有胃氣和降,才能腑氣通暢,發揮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胃以降為順,以通為用,通是降的結果和表現,通降是胃的生理特點的集中體現

病理上因滯而病,胃為水谷之腑,“傳化物而不藏”,只有保持舒暢通降之性,方能奏其功,其病理特點突出一個“滯”字。

《靈樞·脹論》有云:“胃脹者,腹滿,胃脫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這是胃病典型表現,突出的特點就是失去了胃腸“更虛更實”,從上而下通降的正常生理狀態,亦即胃氣不降,不降則胃腸不能通暢,胃腑失去了受納、腐熟水谷及與脾納運相協、升降相因的功能,導致胃氣鬱滯,產生一系列病變。它包括胃腑自病(通降異常)和胃病及脾(脾升異常)

胃的通降異常主要有胃氣不降和不降反升兩種情況。

胃氣不降,則糟粕不得往下傳遞,其在上者則為噎隔,其在中者則見院腹脹痛,其在下者則致便秘;不降反升則發生嘔吐、暖氣、呢逆、反胃等病證。

此外,胃氣鬱滯日久必致脾升異常,出現脾氣不升或不升反降兩種情況。不升則不能運化精微和化生氣血,從而出現院悶、食後思睡、腹脹腹瀉、疲弱無力、精神倦怠等症;不升反降則出現中氣下陷而發生內臟下垂、脫肛、大便滑脫不禁及崩漏等證。

胃氣鬱滯日久,還可因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氣病及血而導致“溼阻”、“食積”、“痰結”、“血癖”等病理產物的產生,從而加重病情,使病機複雜化。

治療上以通祛疾,強調一個“通”字,擅用通降之法。胃主納,胃病產生的疼痛、脹滿、暖氣、噁心、嘔吐、納呆等症狀均由胃氣鬱滯,失於通降所致,因而臨床治療以通降為主,通降方能使上下暢通無阻,而恢復正常的脾胃功能。

治胃以通降為大法,並非一味單純地通降攻洩,病位單純在胃,則重點治胃,復其通降;若胃病及脾,升降反作,則降胃理脾,二者兼顧。

臨床治療胃病的通降方法概括為10法:理氣通降、化瘀通絡、通腑洩熱、降胃導滯、滋陰通降、辛甘通陽、升清降濁、辛開苦降、平肝降逆、散寒通陽。

胃病治則上主既“脾胃分治”,又“脾胃合治”。

脾胃合治

中醫學通常是把脾胃作為一個功能實體來認識的。如《素問·靈蘭秘典論》雲:“脾胃者,倉虞之官,五味出焉”,《素問·六節髒象論》曰:“脾、胃……倉糜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等等。胃與脾的聯絡如同唇齒相依,密不可分。脾胃納運相協,升降相因,燥溼相濟,共司水谷的受納、運化及化生營衛氣血,充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病理方面,胃病脾病每多互傳,最後形成脾胃同病的轉歸。

臨床治療胃病、脾病、脾胃合病時,理應根據脾胃納化、升降、燥溼、陰陽等不同特點,綜合考慮脾、胃病機而制定治法方藥,透過“脾胃合治”而使治法方藥更切合胃宜降、以通為補,脾宜升、以運為健的生理特性,利於祛邪愈疾。而不是胃病只知治胃,脾病一味治脾。

脾胃分治

胃與脾合為“後天之本”;對於脾胃系統,胃主納,屬陽,脾主化,屬陰。無納則無所以化,無陽則無所謂陰,缺一不可。可見胃腑雖小,卻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人的生命活動的樞理紐,解剖、生理、病理上自成體系,在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胃與脾,二者同中有異。脾屬溼土,而胃屬燥土;胃主納,脾主化;胃氣以下行為順,脾氣以上升為宜;飲食損胃,勞倦傷脾……。清代葉天士遙承東垣之學,又不囿於其說,倡言“脾胃當分析而論”,“脾胃分治”,擅長“養胃陰”治法,其“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血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納食主胃,運化主脾”等論述,既是脾胃經典理論的發展,又是“脾胃分治”的理論精華,對後世的脾胃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胃之病理結果及表現為通降失常,甚至及脾,故治療總以復其通降之性為最終目的。

然胃為多氣多血之腑,以氣血調暢為貴,所以胃病多由氣機阻滯、血絡失調所致。一般氣滯在先,血瘀在後;氣滯病淺而較輕,未及絡脈;血瘀病深而較重,病在絡脈。氣血兩者相互影響。胃腑受邪,而致胃氣鬱滯,通降失常,久之血瘀之患亦常伴隨。

歸結一點,仍是胃病及脾,脾胃合病,導致升降失常致瘀、化源異常致瘀、血溢脈外致瘀、久病入絡致瘀。

胃內氣血的狀況如何,直接決定著胃的強盛衰弱,凡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冷熱失常、勞倦過度等內外因素,均能使胃的氣血功能異常而導致氣滯血瘀。因此,治療胃病必須調理氣血。

調理氣血治療胃病,須分清臟腑經絡氣血,而不應籠統含混。氣滯不通是胃病發生髮展的重要環節,無論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弱,均可先致胃氣鬱滯,而血絡鬱滯、血絡瘀阻與痰溼、食積、寒凝、熱鬱等則多在氣滯基礎之上產生,因而臨床非常注重調暢氣機,復其通降,它既能使氣滯消而免生血瘀之變,又可因氣行則血行而有助血瘀消散。另外,在調理氣血上,視證情而決定調氣與活血的孰輕孰重,或調氣以和血,或調血以和氣。

胃為陽土,主納主降,喜潤惡燥,以及脾為陰土,主運主升,喜燥惡溼的特點,結合患者胃病具體證候,在調理氣血的前提下,或伍溫陽剛燥之品,存其溫通之性,取其助氣藥行氣散寒、助血藥活血通絡之用;或配清熱化溼之劑,以祛熱毒灼絡之源,解溼阻氣滯之因,或佐養陰滋潤之味,益胃陰而使潤降,和陰血而通絡脈;或輔消食化積之藥,助運祛結而暢氣機,使食積血瘀並消而和胃絡。從而透過清熱、散寒、消食、化溼、溫陽、養陰而切實達到調和中焦氣機、胃腑血絡的作用,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常用治法及其藥物

(1)理氣和胃法。適用於胃氣阻滯之證,方選加味香蘇飲,常用藥物有蘇梗、香附、陳皮、枳殼、大腹皮、香椽皮、佛手等。

(2)清熱化溼法。適用於溼熱中阻之證,熱偏甚者,用加味左金丸或黃芩滑石湯加減,常用藥物有川連、吳茱萸、黃芩、山桅、滑石、厚朴、荷梗等;溼偏盛者,以藿樸夏苓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霍香、佩蘭、厚朴、清半夏、茯苓、滑石、通草等。

(3)疏肝解鬱法。適用於肝鬱氣滯之證,以金鈴子散加味,常用藥物有金鈴子、延胡索、香附、柴胡、青皮、陳皮、枳殼、大腹皮、綠尊梅、八月札等。

(4)活血理氣法。適用於血瘀阻絡之證,以失笑散合金鈴子散加味,常用藥物有炒五靈脂、生蒲黃、金鈴子、延胡索、制乳香、制沒藥、刺猜皮、炒九香蟲、香附、佛手等。

(5)養陰益胃法。適用於胃陰不足之證,用加減益胃湯,常用藥物有北沙參、麥冬、石解、烏梅、白芍、香附、蘆根、丹參、甘草等。

(6)甘平養胃法。適用於氣陰兩虛之證,用四君子湯加味,常用藥物有太子參、土炒白朮、茯苓、百合、烏藥、當歸、白芍、甘草。

(7)補氣溫中法。適用於脾胃虛寒之證,用黃芪建中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黃芪、桂枝、白芍、炙甘草、良姜、大棗、金鈴子、延胡索、陳皮等。

7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世界癌症日|你知道嗎?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注意這5點有助於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