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春時節,總是會出現春雨綿綿,加上這段時間是寒溼的年份,所以溼氣容易困在身體裡面。輕則會令人頭暈、疲倦、關節不靈活;重則會誘發高血壓、頭痛、啤酒肚、婦科病、糖尿病、風溼病等。還會影響到自身的抵抗力,在面對新冠病毒還有流行感冒病毒的時候,容易被感染。

溼氣重有什麼感受:

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總是感覺到頭昏昏沉沉的,老是想睡覺沒有胃口,感覺肚子飽飽脹脹的,總是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整個人感覺精神狀態不好,身體困重,四肢無力,腿有負重感,走路都覺得費勁舌頭白厚有齒痕,還有可能出現裂紋大便粘膩,容易粘馬桶小肚子鼓鼓的,用手摸還能感覺到涼涼的

如果有其中的兩條,那就證明身體很大可能已經有溼氣纏身了。

什麼是溼氣:

想要解決溼氣,首先就是要知道什麼是溼氣。

中醫裡面,溼氣分為外溼和內溼。

外溼:就是指生活的環境導致的一種溼氣,比如說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這樣子就容易生出很多溼氣。

內溼:就是指,脾胃虛弱,沒有辦法將體內多餘的溼氣運送出去,造成體內溼困。因為長時間運動少、吃得多、經常吃一些火鍋大魚大肉、喝啤酒飲料,再加上外界環境的寒溼侵襲,導致脾胃虛寒。而脾主水溼代謝,身體裡面多餘的水液都是靠脾來運化,一旦脾虛,就會讓水滯留在身體裡面沒有辦法排出,就會讓身體溼氣過重。

無論是外溼還是內溼,這部分被滯留的水,會在身體裡面腐爛發臭。

最後的結果就是,會出現口臭、打嗝、大便沾粘、倦怠、水腫、舌苔白膩等症狀。這也是部分溼氣重的朋友瘦不下來的原因。

除溼的好方法:

1、食療

在飲食上面,首先要注意,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除了控制好自己的飲食之外,還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健脾祛溼的粥。

健脾祛溼粥

【食材】山藥幹30g 、蓮子15g 、紅豆(赤小豆)15g 、薏米10g 、芡實10g、 白扁豆10g 、大棗5枚 、大米30g 、香油少許。

【做法】薏米先幹炒一下,可以去除一些寒氣;白扁豆可以先用高壓鍋煮一會;將山藥、蓮子、赤小豆、芡實、大米洗乾淨之後,加足夠的水浸泡1小時,大棗去核;在鍋中滴幾滴香油煮粥,煮成八成熟的時候放入大棗繼續煮。

2、腹部

腹部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位於人體的中央,有肝經、膽經、腎經、胃經、脾經、任脈、衝脈、帶脈在此經過。

如果這個腹部受寒或者溼氣瘀堵,影響腹部的臟腑,這就容易導致體寒、痛經、不孕不育、婦科疾病等等。而且這個部位有很多穴位和8條經絡,一發而動全身,這就讓身體很多部位就受到很大的影響。

保健方法:

這個時候就需要透過腹部的艾灸,來疏通腹部的經絡,首選就是選用艾灸腹部的穴位或者用手掌推揉腹部。以肚臍為中心,向外艾灸或者推揉打圈。

3、陰陵泉

祛溼的關鍵就是要健脾養脾,這個時候可以透過刺激脾經,來達到健脾的目的。

首選就是脾經的祛溼第一要穴——陰陵泉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具有補益脾氣、清熱利溼的重要穴位。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穴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保健方法:每天按揉5分鐘,按揉的是偶有痠痛感就對了,注意帶點力度但是又不能太過重

4、委中穴

委中穴是膀胱經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如果這個部位不堵住,溼氣就很難從身體偏出,所以平時沒事的事情多按揉、拍打、艾灸這個穴位,同時還有舒經活絡、涼血解毒的功效。

取穴方法: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膝蓋後面的直線中間叫做委中穴)保健方法:按揉這個穴位3-5分鐘,或者艾灸這個穴位5-10分鐘。

5、推拿脾經

最後,針對小腿上的脾經進行一個推拿,脾經在小腿內側上有很多的穴位,非常容易找到,從陰陵泉一直推到三陰交,每天重複36次,堅持下去,能夠達到健脾祛溼的效果,還能減掉小腿上的贅肉。

注意事項:如果脾經堵塞,在推拿的過程中,這些穴位的痛感會比較強,所以可以多揉多推。

總結這段時間,容易出現寒溼,這個時候就需要針對寒溼症狀進行調理想要對症下藥,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溼氣溼氣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因為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讓脾臟的運化功能減弱祛溼在飲食上需要注意,搭配健脾祛溼粥,配合腹部的保健、陰陵泉委中穴的按揉和小腿脾經的推拿,就能疏通脾經。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醫生最想戳穿的健康謠言,很多人還深信不疑,別再相信了